近年來,乳腺癌已成為全球女性發病率最高的一種癌症,嚴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Globocan 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67萬女性罹患乳腺癌,其中52.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另外,我國國家癌症中心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新髮乳腺癌病例數達27.24萬,每年死亡率超過7萬,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
乳腺癌作為危害我國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據中康所監測數據的統計,2015年國內乳腺癌用藥總體規模286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了13.95%。2016年預計規模將達到320億元,增速預計為11.67%。這個增速亮眼的賽場中,誰家跑在前面?而在新選手進入後,賽場格局又將如何變化?
但是,乳腺癌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傳統而言,乳腺癌分為:HER2-陽性乳腺癌、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和三陰乳腺癌(TNBC)(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HER2均未過度表達)。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最為兇險,約占20-30% ,對另外兩種類型的乳腺癌而言,HER2陽性乳腺癌的惡化速度更快,惡化程度更嚴重,且更容易復發和轉移。
《2015NCCN乳腺癌指南》及《中國癌症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3)》指出,乳腺癌的藥物治療分為靶向藥物治療、化療和內分泌治療。
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乳腺癌藥物是屬於陽性乳腺癌治療藥物。據IMS數據,全球乳腺癌治療藥物市場規模於2014年高達112.7億美元,三大製藥巨頭(羅氏、諾華和阿斯利康)占據了乳腺癌藥物市場的霸主地位。
國際用藥市場格局
在乳腺癌用藥市場中,羅氏研發的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雄踞榜首,領跑整個市場。據羅氏年度報表顯示,其2014年全球總銷售額高達45億美元。2014年,全球乳腺癌TOP5產品分別是曲妥珠單抗、依維莫司、帕妥珠單抗、氟維司群、貝伐珠單抗。(根據各公司報表數據排名)。
曲妥珠單抗、依維莫司、帕妥珠單抗繼續蟬聯前三甲,在前十產品中,羅氏占據了四個席位,稱霸全球乳腺癌用藥市場。
縱觀全球乳腺癌藥物市場方陣後,再來橫看國內市場格局。中康CMH對全國乳腺癌用藥市場作掃描,旨在追蹤乳腺癌藥物的市場表現,以及哪些產品在國內市場中最受青睞。
國內用藥市場格局
2016-2021年中國乳腺癌用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統計,2015年國內乳腺癌用藥總體規模286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了13.95%。2016年預計規模將達到320億元,增速預計為11.67%。
國內市場規模不是非常大,其原因可能有:
1、國內女性缺乏對早期發現疾病的認識,並且國內衛生服務方面尚不完善,多數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在疾病晚期才得到診斷;
2、乳腺癌用藥費用較高,國內大部分患者難以承擔,只能放棄治療;
3、有些國外研發的新藥還未在國內上市。
市場格局將如何變化?
輝瑞研發的帕博西尼(palbociclib)於2015年2月獲FDA批准上市,是全球上市的首個CDK4/6抑制劑,用於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一線治療,輝瑞2015—2016的季報顯示,Palbociclib在上市第一年全球銷售額就高達7.23億美元,2016年第一、二季度的銷售額達到9.43億美元。同時,2016年2月,FDA進一步批准帕博替尼用於接受內分泌治療後病情進展的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二線治療。但該藥還未在國內上市,若其在國內上市後,一方面可擴大市場容量,另一方面也對國內的傳統乳腺癌用藥產生競爭壓力。截至今年11月3日,於藥品審評中心申報Palbociclib的廠家,有輝瑞及15家中國藥企。輝瑞的申報已於2014年7月獲批臨床,國內有8家企業獲得臨床批件。
另外,近日,諾華製藥所研發的新型口服靶向抗癌藥CDK4/6抑制劑LEE011(ribociclib)在美國FDA和歐盟監管方面獲得了重大進展,是乳腺癌藥物界的一重大喜訊。美國方面,美國FDA已正式受理LEE011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優先審查資格。歐洲方面,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正式受理了LEE011的上市許可申請(MAA)。諾華此次進行的NDA和MAA,目的是尋求批准LEE011聯合來曲唑用於激素受體陽性(HR+)/ HER2-陰性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若該藥獲批,將是輝瑞在該領域將強勁競爭對手。屆時,市場將如何變化,值得期待。
此外,衛材研發的單用化療新型抗癌藥Halaven(eribulin mesylate,甲磺酸艾瑞布林)近日被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批准,用於已往接受過2種化療方案但病情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規治療。目前,該藥已獲全球約60多個國家批准。衛材於2016年8月也向CFDA提交了Halaven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新藥申請(NDA)。
隨著乳腺癌新藥的上市,國際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會對老藥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另外,從中康的檢測數據中可獲知,目前國內乳腺癌藥物容量並不算大,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的開發,也說明國內市場潛力強大,乳腺癌藥物市場可待搶占。
隨著乳腺癌進口藥品不斷在國內進行新藥申請,這將會不斷擠壓國內乳腺癌用藥市場。國內企業是否能夠搶占國內巨大的乳腺癌市場呢?
目前,國內原研乳腺癌藥物進入臨床研究的有一共有6個,其中一個處於臨床三期,一個處於臨床二期,四個處於臨床一期,而國內創新藥領頭企業恆瑞占據兩個席位,該企業自主研發的 SHR-6390(Ⅰ期)和馬來酸吡咯替尼(Ⅱ期)。這些進入臨床研究的國內自主研發的新藥,一旦早於國外新藥先上市將搶占國內乳腺癌市場。
更多乳腺癌用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乳腺癌用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