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應用非常廣泛,是家電、汽車、手機、PC、醫療器械、照明電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隨著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家電、汽車、手機、PC、醫療器械等行業受益於良好的外部環境也實現了快速發展,下遊行業的發展進一步拉動了對塑膠的需求。2010年中國塑膠件製造行業共有2286家企業,同比增長24.54%;銷售收入達1061.25億元,同比增長26.38%。
2016-2021年中國合成塑膠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由於石油煤炭價格上漲、物流運費上升、人民幣貶值等多重因素疊加,相對年初或年內低點,2016年塑膠原料價格已經大幅上漲,10月份更是急速狂升,上漲三成以上甚至價格翻倍。
這其中,作為中間商的東莞大量貿易企業、塑膠生產商均賺得盆滿缽滿,而下游塑膠製品企業,諸如玩具、禮品等工廠,則感受到了不小的成本壓力。區別在於,走高端路線、生產附加值高的企業,承受能力相對較強。
在東莞知名塑化產業鏈服務商盟大集團總部,該公司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賴孛寧向記者展示了2016塑膠現貨的走勢圖。記者看到,在經歷了前兩年的低迷之後,PE塑料價格從年初的7000元每噸一路上漲,到2016年10月突破萬元大關,目前也徘徊在9600元的高位,上漲約4成。「更猛的是PVC,現價上漲了150%左右,期貨價格也漲了一倍」。
總部位於華南塑膠重鎮樟木頭的知名塑料交易平台普拉司總經理黨雍也向記者透露,塑料價格2016以來尤其上漲得厲害,諸如ABS、PP、PVC等一個多月就漲了兩三成。黨雍表示,由於國內塑膠原料幾乎一半來自於進口,因此,人民幣今年初以來的持續貶值也造成塑料成本上漲。作為國際化的大宗商品,中國市場塑膠產品此前經歷了低谷,因此也在補漲。此外,一些石化廠商、貿易商「默契」地乘機漲價、捂盤和期市的投機行為也加劇了價格上漲。
事實上,此輪塑膠價格上漲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作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賴孛寧也表示,上半年「黑色系」煤炭價格上漲,石油價格的緩慢復甦,也導致大部分煤化工原料和石化原料上漲;國內整頓規範物流行業,導致物流成本增加30%以上等等,也是價格上漲的因素。
更多塑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塑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