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個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069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3%。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鼓勵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中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持續改善和優化對外投資環境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的主因。
「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1月當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57.4億美元,同比增長76.5%。」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在12月15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對外投資保持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于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另一方面得益於經濟內生動力的增長。
多因素推動對外投資高速增長
今年前11個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500多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投資金額10696.3億元人民幣,折合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2731.7億元人民幣,折合19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8.1%。
孫繼文指出,1~11月,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呈現五大特點:一是對外投資合作繼續快速增長;二是投資併購領域廣泛,製造業併購占近三成;三是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占比近九成;四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對外投資增長較快;五是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承包工程業務快速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所長白明表示,多因素疊加使得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出現高速增長:一是我國鼓勵中企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二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三是持續改善和優化對外投資環境。
據商務部初步統計,1~11月,中國企業海外併購項目561個,交易金額達824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
白明認為,隨著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有能力、有條件的中企開始由單一的投資逐步向併購、收購等多元化的國際化戰略轉型,中企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也與國外企業實現了優勢互補。
1~11月,地方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418.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1倍,占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87.7%。「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各地方企業都希望能有所作為,成為與國際對接的重要平台和支點。此外,隨著國際產業格局的變化,地方企業也在尋找新的國際市場。」白明說。
中方將堅定推動對非經貿合作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10月,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大幅增長31%,金額超過25億美元。對此,孫繼文表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這樣的成績尤為難能可貴,既體現了中企對非洲市場的堅定信心,也表明了中國對非洲投資合作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發展韌性。」
孫繼文表示,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對非洲投資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對經濟增長較快的肯亞、烏干達等國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同比增速超過100%;二是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擴展區一期建設正式啟動,已有10餘家國際知名企業表達入園投資興業意向,工業園區等經貿合作區的平台作用和撬動效應進一步顯現;三是製造業占比超過10%。
孫繼文指出,下一步,中國政府將繼續以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為主線,堅定推進對非經貿合作,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興業,不斷完善政策和信息服務。同時希望非方能夠為中國企業提供良好的投資和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