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是機械行業最重要的基礎零部件,幾乎應用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同時齒輪工業是機械工業中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7年中國齒輪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詳情如下。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發展大潮,在國家相關部委和機構組織引導下,我國齒輪傳動製造業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目前,齒輪工業已成為中國機械基礎件中規模最大的行業。2016年全國齒輪行業的產值在2300億元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過去30年,我國齒輪行業歷經了快速發展,平均增速在18%;而過去3年全行業產值處於徘徊階段,逆差還在擴大。應該說,過去3年也是齒輪行業苦練內功、實實在在推進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時期。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上的全面突破,產品質量的提升,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的契機,我國齒輪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
現在,中國已成為了齒輪製造大國,我國齒輪企業已全面融入世界配套體系中。更為重要的是,我國齒輪工業已形成世界上最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可以說覆蓋了齒輪產品的全領域。在產品方面,中國齒輪產品已歷史性地實現了從低端向中端的轉變,已出現一定的高端產品。不過低端產能過剩,是國內汽車齒輪產業轉型升級必須突破的障礙。
齒輪製造具有標準化、批量大的特點,從過去手動加工逐步融合加工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更容易實現智能化。
在當今智能製造大潮中,齒輪製造企業急需改變生產模式、提高工廠自動化水平。從事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銷售服務業務的北京紳名科技有限公司急齒輪製造企業之所急,聯合中國齒輪產業聯盟,在2015年底成立中國齒輪產業智能製造促進中心。北京紳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森表示:「我們將在齒輪行業打造幾個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加快推動整個齒輪產業自動化和信息化進程,推動齒輪企業逐步向智能化工廠邁進。」
機器人革命將影響世界製造業格局,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國際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機器人開發、製造、應用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的重要標誌。
當前,世界機器人核心基礎部件諧波減速器、RV減速器和精密軸承市場的75%被日本帝人和Harmonic Drive壟斷。
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家序教授表示:「我們必須提高國產機器人技術水平,以滿足汽車齒輪等產業對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重大需求,儘可能多地占領國內外市場。我願意以自己團隊的科研成果,通過內聯外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等方式,與齒輪行業同仁共同攻克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技術難題。」
齒輪行業進入第四極發展,自主創新成為了主旋律。筆者考察了一下,中國齒輪行業前三次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引進、消化、再創新。而第四極發展為齒輪行業重新洗牌提供了機會,新的龍頭企業會脫穎而出,一些吃老本的企業將失去發展機會,甚至將退出市場。
應該說,目前針對齒輪行業第四極增長,國內相關配套裝備產業還不能滿足這種需求,與齒輪相關的行業應抓住齒輪行業這次機會,發展自己的同時,又反過來推動齒輪行業第四極更快速的發展。這些基礎包括人才基礎、技術基礎、管理基礎和產業鏈的配套基礎。未來產值將突破3000億,最終將實現我國從齒輪製造大國成為齒輪製造強國的轉變。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齒輪齒條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齒輪產業未來技術發展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的脈絡已經明確,以「四基」(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研究)的由高疲勞耐久性引出的高可靠性是齒輪產業生存立足的基本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向著更高的發展目標前行。
從未來齒輪產業「十三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不難看出,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傳動技術、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抗疲勞長壽命齒輪製造、面齒輪技術、高端齒輪傳動產品先進開發軟體、輕量化技術應用、國際先進技術與國際化發展服務平台等,是齒輪產業的總體發展方向。李盛其表示,在新形勢下,中國齒輪產業聯盟也會更多融入金融與網際網路經營理念,結合國際與高校等研究資源,用新思維、新理念、新知識提升整體產業與相關人員的素質。
齒輪行業的創新高和自主化能力亟待提升,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需要齒輪行業不斷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
更多齒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齒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