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等新技術一直推動著行業發展,以下是紡織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1)提高紡織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需繼續提高國產紡機的機電一體化水平,也為實現紡紗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做準備。
(2) 網絡監控系統已受到各主機廠的重視,各廠在開發新產品時,已考慮到設備與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通訊接口,便於生產信息的傳遞,實現計算機監控。例如鄭州紡機廠的清梳聯網絡監控系統。也有少數企業在設計新機時考慮可以通過電話線或網際網路進行遠程連接,實現異地遠程診斷功能。網絡系統將是發展方向。
(3)通用自動化裝置在國產紡機上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國產機器的機電一體化發展,縮小了與國外的差距。但紡織專用自動化裝置國內發展較慢,尤其是在紡織專用的傳感器和執行機構方面需加快開發,希望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軍工企業積極與各主機廠結合,大力開發紡織專用自動化產品。
(4) 機電必須同步發展,國產紡機已大量應用了計算機技術,但必須有精密的機械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否則將影響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例如針織機械,國外大量生產電腦控制的主機產品,而國產電腦園機、電腦橫機等水平上不去,其主要原因是精密機械加工技術跟不上,限制了技術的發展。
紡織行業信息化建設開展較早,往往存在多種應用系統,但大部分處於信息孤島的狀況,信息共享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不僅受到體制、認識、應用水平的制約,缺乏技術支撐也是重要原因。未來幾年內,解決不同系統的集成問題是當務之急。首先要建立集成服務的技術平台,使得企業原有分屬於不同技術架構體系的應用系統可以實現集成,最終做到充分整合企業內部的各種不同的系統資源,進而發揮信息化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