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是一種清潔而穩定的新能源, 在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日益嚴重的今天,風力發電作為全球公認可以有效減緩氣候變化、提高能源安全、促進低碳經濟增長的方案,得到各國政府、機構和企業等的高度關注。以下是風力發展現狀分析:
風力發展現狀一、中國風能資源豐富
地球大氣中蘊藏著巨大的風能資源,據估算約有2 x 1010 kW。中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風能資源比較豐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根據全國900多個氣象站陸地上離地10 m高度資料進行估算,全國平均風功率密度為100W /m2,風能資源總量約32. 26億kW,估計只有約10%可以利用,測算出陸地上技術可開發風能儲量約2. 53億kW;近海可開發利用風能約7. 5億kW,共計約10億kW,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居世界第三位。按同樣條件對沿海水深2-15 m海域估算,海上風能儲量750GW,共計約1 TW。
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年上網電量分別按等效滿負荷2 000 h和2 500 h計算,每年可提供0. 5萬億和1. 8萬億kWh電量,合計2. 3萬億kWh,相當於我國2010年發電量的54. 4 %,風能利用空間非常大。
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圖1)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內陸也有風資源 較豐富的地區,像江西都陽湖和湖北通山。
風力發展現狀二、中國風能開發利用現狀
在水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生物質能等眾多可再生能源資源中,風能因其易獲取、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和成本低等特徵,在世界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利用中獲得了巨大發展。中國對風能的利用早在公元5000年前就有紀錄,但現實的風力發電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隨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風電發展的激勵政策和鼓勵措施,實施了多項工程計劃項目,如「乘風計劃」、「光明工程」等。經過近60年的發展,中國風能開發利用取得了巨大進步,風電發電量、裝機容量和風電場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1、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規模不斷擴大
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每年的增長數量均翻番。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風力發電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統計, 2010 年,我國除台灣省以外共新增風電機組 12,904 台,新增裝機容量達 18,928MW, 2011 年新增裝機容量 18,000MW,保持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第一的排名,2012 年新增裝機容量 12,960MW,位列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第二位,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 16,100 MW,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第一。 2010 年底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為 44,733MW,全球累計裝機容量排名由 2008 年的第 4 位、 2009 年的第 2 位上升到第 1 位。 2016 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 23,328MW,占當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 42.7%,截至 2016 年底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 168,690MW,占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的 34.7%,位居全球第一。(2016 年數據為臨時數據)
2、中國風電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
我國風力發電起步較晚,在2004年之前風能利用技術落後,風電設備製造業不完善。為了促進我國風電發展,降低設備成本,國家一直堅持推進風機設備國產化,風電設備製造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風電設備國產化率從2004年的10%一躍上升為2011年的90%。在發展的過程中, 我國風機企業不僅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兆瓦級風機的技術壟斷,還堅持自主創新和研發,形成了規模化的生產能力,主要零部件的製造和配套能力有所提高。隨著我國風電設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風力機不斷地出口到海外,採用中國標準的風電項目開始在國外投產發電。2012年5月,由水電顧問集團EPC總承包的衣索比亞阿達瑪風電項目首台機組成功併網發電。這是我國第一個技術、標準、管理和設備整體走出去的風電項目,它採用中國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採用中國風機設備和中國監理,所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3、海上風電的發展
風力發展現狀分析顯示,海上風電是風電行業最前沿的領域,近年來我國在海上風電發展領域取得 了較好的成績。我國國內第一座海上風力發電站是由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於2007年11月投資興建的。眾所周知,海洋環境複雜,發展海上風電風險較大,技術要求高。儘管如此,由於我國掌握了較為前沿的風電利用技術,截至2010年底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13. 8萬kw,位居全球第七位。2012年1月,專家審批通過了河北唐山樂亭縣菩提島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300MW工程可行性報告,方案推薦為100台單機容量30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使其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預計2015年前投入運營。這是我國風電技術不斷趨於完善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