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

2018-03-09 09:38:1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農用無人機發展起步較晚,起初主要是依靠國家資助,一些科研院所、高校進行農用無人機的研究,但我國已日益重視農用無人機的發展及研究。下面是我國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分析: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有3000多台農用無人機投入農業生產,飛控手的人數已超過2500人,相關產業的生產企業有400多家,加之農用無人機的各種作業優勢,我國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良好。但我國農用無人機發展過程中也有技術不成熟、存在安全隱患、市場需求難以契合、操作人員相對缺乏、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相信經過各方的協調統籌和共同努力,21世紀必然是農用無人機市場的春天。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1 植保作業

  傳統的手工、機械式植保作業不僅效率低下、耗時費工,還不能保障較好的作業效果,並且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農用植保無人機的作業能適應多種地形環境,作業效果優於地面機械和人工作業。當氣候、地形變化時,無人機能代替地面機械進行農事生產,對農作物開展施藥施肥,保證農作物長勢,並有效提高其品質。無人機工作時產生的向下氣流,能提高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保證正反葉面均能著肥著藥,還具有殺除作物生長環境中的病菌和害蟲的效果,為作物提高良好的生長環境。

  農用植保無人機的飛行作業速度一般為 3 ~ 6m/s,飛行過程中還能保持與作物 1 ~ 2m 的固定高度,規模作業時能保證 5.3 ~ 6.7hm2/ h 的效率,效率時常規噴灑的數十倍。農用無人機的作業不受耕作模式及區域的限制,自動飛控導航作業能有效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並改善了植保機械和人工作業進地難、效果差等不足。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2 林業監測無人機

  通過搭載高解析度監測、攝像設備,可以解決勘察人員不足、效果差、效率低等問題,有助於林區管理人員精確掌握林區的森林現狀。其巡查系統可以對異常、病變、枯死的林木精準定位,通過採集有效的影像資料,可以實施森林資源調查和荒漠化監測、森林病害蟲監測及其防治、森林火災監測和動態管理、火災救援及人工降雨等工作,最終為林業的時查時管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3 作物授粉

  傳統的雜交稻制種人工牽繩授粉、人工輔助授粉,每個勞力每天可授粉 0.2 ~ 0.33hm2,花粉傳播距離近,勞動強度大; 而電池動力無人直升機輔助授粉每天的有效授粉時間約 30min,授粉 2 ~ 3 次,可完成約 4hm2制種的授粉作業,異交結實率可達 45.1% ,產量為 193.2kg /0.067 hm2; 油動力無人直升機輔助授粉每天有效授粉時間約 30min,授粉 2 ~ 3 次,可完成約 4hm2授粉作業,異交結實率可達 47.2% ,產量為181.7kg /0.067hm2。相比人工授粉而言,無人機輔助授粉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並保證授粉的效率和質量。

  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4 牧群定位無人機

  應用於牧群定位,可在牧區上空驅趕牧群,控制它們的移動方向,並找到脫離群體的個體,還能讓各個分散的牧群集中到一個地方。通過裝載傳感器和攝相機,無人機還可以統計牛羊的數量,藉助熱力感應器檢測動物的身體狀況,而不需牧羊人親自出馬進行勘察。

  分析農用無人機發展前景,農用無人機的生產應用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產品主要從美國、德國等國家進口,不僅成本高,售後也存在一定的難題。河南省已將農業機械中用於植保的農用航空器列入 2015 - 2017 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類型,對於不同生產企業、不同型號及不同配置參數的農用航空器,均有與其相對應的省級補貼額度,且最高補貼額度為 8.33 萬元。隨著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精準農業技術革命的不斷發展,採用農用無人機進行農業生產作業已成為我國農業的發展趨勢。據相關行業的專家預測,到 2020 年農用無人機在我國的市場需求量將增至 1 萬餘台。

更多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