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煤炭行業分析報告 >> 活性炭行業現狀

活性炭行業現狀

2019-03-26 11:11:3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09-2017年,中國活性炭行業的專利申請數量保持較高增速,年均複合增速達到了25.71%。活性炭在元素組成方面,80-90%以上由炭組成,這也是活性炭為疏水性吸附劑的原因。以下對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

  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通過對全球主要國家活性炭生產企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測算出2017年全球活性炭產量在350萬噸左右,供給量存在一定的過剩;活性炭行業分析指出,其中,中國產量占比最大,市場份額達到了1/3,但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美國和歐盟的活性炭供給量占比也較大,產量占比在15%以上。而根據已開發國家產能轉移的大趨勢,預計未來已開發國家的活性炭產量占比將進一步下滑。

活性炭行業現狀

  活性炭是一種吸附能力很強的功能性碳材料。其具有特殊的微晶結構、孔隙發達、比表面積巨大,因此被作為優良的吸附劑,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的吸附液相和氣相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脫色精製、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純等目的,已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醫藥、水處理、氣體淨化與回收、化工、冶煉、國防、農業等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活性炭行業現狀。

  1、企業規模小、生產裝備落後、勞動生產率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我國活性炭工業儘管已是世界上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但還不是活性炭強國。我國的90%的木質活性炭廠是年產幾百噸到上千噸的小企業,雖然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四五百家活性炭企業,年生產能力真正達到萬噸規模的幾乎沒有。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而我國的木質活性炭企業大多數遍布於林區和鄉鎮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裝備既不先進而且較難更新,主要設備是大同小異,勞動生產率一般在幾十噸/人•年或更低。而國外,像美國、日本活性炭生產主要集中於萬噸以上的大企業,這些大企業不但產量大,生產裝備先進,大都實現了生產流水線的全盤自動化和計算機管理控制,故勞動生產率很高,達到幾百噸/人•年。

  2、森林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

  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我國是少林國家,生產活性炭只能採用林業加工剩餘物為原料,而前幾年,福建、江西等林區的整片山林承包或出租給個人,個體企業主為獲取更大利潤,只顧眼前利益,置森林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於不顧,成片砍伐林木燒炭後再經土法水蒸氣活化而製取活性炭(一般薪炭材製成活性炭,採用物理活化法需要15~20噸/噸),已經造成這些地區的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個別從未發生過洪災的地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洪水泛濫。而採用鋸木屑經過化學法生產活性炭的企業,大多是土法的平板爐,既沒有廢氣回收裝置,也沒有廢水處理設備(一般生產一噸成品化學炭需要化學活化劑0.3~0.5噸,工業鹽酸0.5~1.0噸),由於高溫活化和酸、水後處理,生產中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氣和廢水,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極為嚴重。可以說中國的化學活性炭所取得的一點不大的經濟效益,是以沉重的環境為代價換取的。近幾年,有些生產廠家雖然在治理環境污染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終因經費、技術、設備等原因尚未得到根本治理。

  3、管理無序,各自為政

  我國木質活性炭企業雖然大大小小也有幾百家,不論在生產、經營、外貿等方面都是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管理無序。雖大多數企業屬林業系統管理,但也有不少企業屬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城建、輕工、化工等部門管轄,所在經營過程中(尤其是外貿出口)是多頭經營、競相壓價,造成惡性競爭。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根據有關資料,我國活性炭的出口價只相當於國際市場價的1/2~1/3,甚至更低。儘管如此,由於多頭經營、缺少宏觀管理,競相壓價爭取外商的現象仍屢見不鮮。這種無序狀況導致外商進一步壓價,有時還引起外國同行協會或商貿部門的反傾銷,而我國卻無人應訴,這種局面嚴重影響了我國活性炭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和國家商業信譽。

  活性炭行業現狀分析,我國活性炭生產企業已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幾十家增加到目前的近400家左右。由於活性炭是資源技術型的環保產品,其生產原料煤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隨著工業的發展,能用於生產活性炭的原料煤會越來越少,而隨著工業的發展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加強,活性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活性炭產品價格會逐漸上升。

更多活性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活性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