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是電子信息化時代人機互動的主界面,隨著科技進步,各種平板顯示技術不斷推出。2017年,中國液晶顯示器行業出口數量僅為1950萬台,進一步大幅度下滑。下面進行顯示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顯示器行業分析表示,除了受累於全球電子產業的緩慢發展。我國液晶顯示器出口優勢漸失,還與我國液晶顯示器出口仍然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難以應對市場競爭有關。中國雖然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生產基地,本土廠商技術依舊薄弱,特別是在高端產品領域常年從韓國、日本、台灣等地進口液晶面板。
在新技術發展上,與日韓以及中國台灣企業技術差距還比較大,整體上仍處於技術追趕階段。此外,雖然近年來,國內液晶顯示器產業發展較迅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國產化都不斷提高,但是液晶面板的自給率仍然偏低,自給率僅為30%,產品對外依賴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液晶顯示器行業的長遠發展。
通過對顯示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我國是液晶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消費大國,2017年我國電子製造業實現收入13萬億元。在硬體產品製造方面,我國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分別達到19.2億部、3.1億台和1.7億台,部分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規模已為全球第一,我國在全球液晶顯示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不過近兩年消費電子產業增長速度放緩,例如手機、電腦出貨量增長放緩,液晶顯示器需求增長隨之放緩。2015年中國大陸液晶顯示器產能約4948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28.0%;截止到2017年中國大陸液晶顯示器產能達到69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率已下降至8.1%。雖然未來數年後續產能陸續釋放,不過行業內落後產能淘汰也在穩步推進。
通過對顯示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國內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進入液晶顯示領域, 並緊密跟蹤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在全球製造業向國內轉移的趨勢下,中國逐漸成為最大的電視、電腦、手機生產基地,液晶顯示行業作為其關鍵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與全球液晶顯示產業相比,中國液晶顯示產業增速較快。
未來三年間,在消費需求釋放和平板顯示器件產品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推動下,中國液晶顯示器件產品的產業規模將保持在 1,000 億元以上,同時在消費者需求不斷提升和市場競爭加劇推動下,新生產線將繼續建設,已經建成的生產線的生產規模將不斷增加,從而推動中國液晶顯示產業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以上便是顯示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顯示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顯示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