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消費量僅次於水的一種世界性飲料,在茶葉行業不斷壯大帶動下,我國茶具行業呈現良好態勢。目前我國部分智能茶具生產企業突破了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行業模式。以下是茶具行業現狀分析。
茶是與瓷器、絲綢並列的中國古代三大出口商品,因為這些貿易而留下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亦是國人骨子裡不可磨滅的文化印記。茶具行業分析,茶也是消費量僅次於水的一種世界性飲料,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0億人在飲茶。
2010-2017年期間,我國茶具行業發展良好,除2012年和2015年外,其餘年份均較上年度有所增長。茶具行業現狀分析,2017年,茶具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92.48億元,同比增長1.92%。
2017年,我國茶具行業企業數量為120家,較上年減少8家。茶具行業規模以上的企業數量有減少的趨勢,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預計未來幾年內,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減少,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增加。
2018年,茶具行業的銷售產值為195.11億元,到2023年,這一數值將達到208.27億元左右。隨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以及茶文化的逐步推廣,消費者對飲茶配套產品的購買意願不斷增強。
2018年5月18日,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開幕,來自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經銷商近萬種茶葉及咖啡品種參展。舉行這麼一次盛大的博覽會,國家看重的不單單是茶葉產業本身的經濟性,更多的是把其作為文化載體,去把一帶一路的各國聯繫團結起來。突然想起「鄭和下西洋」那段美好而又榮耀的過往,那時的天朝上國給一帶一路的各國帶去的不僅僅是免費的茶葉、瓷器、先進的技術,還有和平、還有中華文明。當然如今已是全球化貿易,不過既然國家有此意向,那麼必然會以此為一個文化支點,推動戰略的順利實施,而作為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茶具及智能茶具未來都將迎來一個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茶具行業仍處於無序發展的狀態,行業內出現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但其實質依然是依託傳統的「產地+」模式,即以生產出發,去尋找市場。「產地+」在市場的大發展時期,在產業品牌稀缺的時代,經過經銷合作夥伴的大力推廣,能夠有比較快速的發展。茶具行業現狀分析,一個品牌的形成,除了產品的生產和品質保證外,還包括了從設計開發、市場運作、渠道支持、市場管理等全方位的後續服務。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綠、紅、青、黑、白、黃六大茶類的國家。受茶葉市場的發展影響,茶具及電熱水壺的需求量有望得以提高。展望2019,我國茶具市場將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預計將掀起一股熱潮。以上便是茶具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