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2017年紡織行業銷售收入達到了3.80萬億元,同比減少7.08%。下面進行紡織行業發展分析。
紡織行業分析表示,我國紡織企業數量超過15萬,其中中小企業為數眾多,占90%以上,在紡織企業中占了很大比重。可持續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相比於以紡織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中型企業,紡織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融資問題更為突出。
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我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對國際市場依賴度較高的產業。我國作為世界紡織加工廠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是我們尚未在全球紡織價值鏈中利潤相對豐厚的高端占有一席之地。紡織企業發展面臨大好機遇,但其發展也面臨劣勢,如自主創新能力弱、勞動力比較優勢削弱、增長方式粗放等問題。
在利潤總額方面,2016年中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達到2194.1億元,同比增長1.23%;2017年利潤總額達到了1976.5億元,同比減少9.92%。預計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95%,2022年中國紡織業利潤總額將達到2256億元。
201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0613億元,增長8.1%。在全年社會消費品中,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及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方面,2017年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達14557億元,同比增長7.8%,低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0.2%。
從2012-2017年間,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一直保持平穩增長趨勢,2017年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達14557億元,相比2012年的9778億元增加了4779億元,預計2018年全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消費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長趨勢,增速也將保持穩定,預計到2018年全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將達到15231億元。
2016年9月28日,工信部印發了《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為重點,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形成發展新動能,創造競爭新優勢,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紡織強國。
《規劃》從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大力實施「三品」戰略、推進紡織智能製造、加快綠色發展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任務。《規劃》作為「十三五」時期指導紡織工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將促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創造競爭新優勢。以上便是紡織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紡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紡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