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從目前食鹽行業的集中度來看,C4小於40%。下面進行食鹽行業發展分析。
食鹽行業分析表示,鹽業品種多樣化首先表現在多品種鹽和食品加工用鹽的銷量逐漸提升。其中,多品種鹽的銷量由2009年的31萬噸上升至2014年的122萬噸,占比由3.47%提高至11.03%;食品加工用鹽則由328萬噸上升至512萬噸,占比由36.73%提高至46.29%。
其次,從全球食鹽消費趨勢來看,食鹽產品呈現健康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美國食鹽種類包括調味鹽、含鹽調味料理、蒜香鹽等近千種產品,韓國食鹽包括健康鹽、竹鹽、牛奶咖啡鹽等多種健康類食鹽。國外的食鹽不僅品種眾多,而且包裝也多種多樣,中國的鹽業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加快鹽產品的開發工作可謂極為重要。
食鹽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相較於普通的快消品,消費者對食鹽產品的品牌敏感度相對較高。因此,建立一個強大的自主品牌顯得尤為重要。鹽改之前,食鹽的品質保證依靠國家信用背書,消費者對食鹽的品牌認知度很低,鹽改後製鹽企業可以用自有品牌開展經營,這使得食鹽價格放開後品牌營銷的作用將大大增強。
從目前食鹽行業的集中度來看,C4小於40%,處於自由競爭的市場態勢,尚未有企業依靠品牌優勢形成寡頭。我們較為熟知的,基本上是以「中鹽」、「淮牌」、「白象」為主的地區性品牌,與美國「莫頓」、「嘉吉」等享譽世界的品牌相比,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自主食鹽品牌,這對中國所有的鹽企來說,既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絕佳的機遇。
我國鹽的資源極為豐富,用途亦很廣,按鹽的產制來源分,有海鹽、池鹽、礦鹽、井鹽、土鹽;按用途分有食鹽(包括加碘鹽)、漁業用鹽、農牧業用鹽、工業用鹽、出口鹽等。鹽稅的定額稅率按鹽的種類、用途和產區分別規定。鹽是國家計劃分配的重要物資之一,既是人民生活必需品,又是工業生產用原料;既是出口商品,又是戰略物資。
到了2017年末,中國原鹽產量達到6266.6萬噸,同比增長3.8%。截止到2018年1-8月,中國原鹽產量達到了3707.2萬噸,同比減少0.9%。預計2018年全年我國原鹽產量將達到6310萬噸,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0.86%,預計到了2022年我國原鹽產量將達到6530萬噸。以上便是食鹽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食鹽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鹽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