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雜誌總批發單位有600家,二級批發單位5624家,新華書店發行網點1.3萬處,集體、個體書店(攤)3.7萬處。隨著圖書發行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雜誌市場形成了以國營書店為主體,多種流通渠道,多種經濟成分,多種購銷形式,少流通環節的新格局。以下對雜誌行業現狀分析。
隨著人們對文化的追求及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雜誌零售市場發展迅速。據雜誌行業分析數據指出,2018年中國雜誌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達894億元,同比增長11.3%,依舊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態勢;我國雜誌零售市場已自2014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2013-2018年我國雜誌零售市場總規模及增速情況
看雜誌是我們幾乎每個人的常習,不管是男女老少,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一杯咖啡一本雜誌都是一種最愜意的生活方式。雖然現在的科技不斷在進步,電子時代也在快速發展,可是人們的這種良好的看書習慣並沒有因此而改變。現從四大分類概況來分析雜誌行業現狀。
行業性雜誌
這些雜誌致力於某一行業,根據廣告主的需求,篩選廣告主滿意的受眾作為發行對象,並通過市場調研了解這些受眾的需求和閱讀習慣,在編輯方針和刊物內容上充分體現受眾的需求。雜誌行業現狀分析,這類雜誌如IT經理世界、中國石油化工等。這類雜誌最好的方式是由傳媒集團和該行業的領導性企業集團合辦,一方面,雙方可以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在雜誌的起步期,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廣告做支撐,風險很小。
時政新聞類雜誌
雜誌行業現狀分析,這類雜誌主要以時政新聞作為其主要內容,這類雜誌的代表性刊物有南方人物周刊、財經、三聯生活周刊等。這類雜誌目前的發展勢頭良好,如南方人物周刊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發行量已經達到了30多萬份,基本實現了贏利。但是這類雜誌要想進一步發展,還要解決以下問題:第一,這類雜誌有相對較高的政治風險,因此,如何拓展生存空間,做強做大雜誌就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這類雜誌有的發行量很大,但是廣告還跟不上。如南方人物周刊的發行量已經超過30多萬,但是其每期的廣告版面還遠遠不夠,大致為10多個版面,還達不到版面的20%。其原因在於廣告主無法準確判斷其受眾是否為其有效客戶,這就需要這類雜誌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廣告主的信心。
純粹商業化雜誌
這類雜誌主要從廣告主和受眾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涉及任何政治風險,就是為了賺取商業化利益。有的是由一些廣告公司創辦的,成為單純的商業廣告的載體。雜誌行業現狀分析,這類雜誌現在占據了雜誌的大部分,辦的比較好的有時尚、瑞麗和精品購物指南等。這些雜誌的廣告收入都已經超過1億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中產階級的發展壯大,這類雜誌將有著無限美好的前景。
國外優秀雜誌的中國版
這類雜誌的大部分內容是國外優秀雜誌的內容,並適當填充一部分國內內容,廣告由國外與國內市場廣告組成。這類雜誌的代表性刊物有哈佛商業評論中國版和剛成立的時代華納旗下的體育畫報中國版,據雜誌行業現狀分析了解,時代華納有意在未來在中國出版發行PEOPLE中國版。 這類雜誌依靠國外成熟的商業操作理念和龐大的資金支持,必將成為激活中國雜誌市場的鯰魚。
雜誌行業現狀分析,雜誌要繼續發揮深度閱讀優勢,始終強調內容為王,依託專業的學術平台和強大的作者隊伍,以高質量、權威性的內容打造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官網要結合學科特色,打造成知識創新、期刊宣傳、在線投稿等的重要平台,並力爭成為該學科、行業重要的專業網站。社交媒體要充分發揮「兩微一端」的快速、靈活、互動傳播優勢,特別是要投入人力物力運營微信平台,優化功能設置,為受眾提供便捷的、個性化的服務。通過有趣有內涵的內容,結合圖文、漫畫、視頻、音頻的表現形式,實現學術內容的碎片化、淺閱讀,提升雜誌的關注度,為雜誌構建好新媒體傳播和經營平台。
更多雜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雜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