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行業是聯結種養的重要產業,與動物產品安全穩定供應息息相關。2019年全球飼料生產專用設備產量達到220269台,亞太地區仍然是動物飼料生產的世界領先者,占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下是飼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6年全球飼料產量接近1000百萬噸。截止到2019年全球飼料產量達到了1103百萬噸。歐洲和亞太地區是全球飼料產量增長最快的兩個地區,增長主要來自歐洲的豬飼料和肉雞飼料產量的增加以及亞太地區豬飼料和寵物食品產量的攀升。
我國的飼料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飼料行業已經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根據飼料行業分析數據,我國從從2012年起飼料產量已經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近年來我國飼料產量增速開始趨於下降。2019年我國飼料產量為28466萬噸,較2018年的29052萬噸減少2.0%。
2020年,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年。飼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飼料行業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提質增效、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為突破點,著力打造新業態、拓寬新渠道,加快推進飼料工業轉型升級,加快飼料工業現代化建設,鞏固發展飼料經濟形勢並取得較好的成績。
不少豬料企業進軍水產料、禽料領域。豬料巨頭雙胞胎更是宣布2023年禽料目標銷量400萬噸,魚料200萬噸。不少飼料企業以畜禽料、水產料起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又定位專業化,只生產某一種飼料。在專業生產某一飼料達到鼎盛時期後,面臨行業的變革又開始豐富生產線,畜禽料、水產料互為補充。飼料企業的定位並沒有錯,只是隨著時代在調整。2020年,不僅是豬料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豬料企業和水產料企業的混戰。
在低豬價時,種豬企業大機率比一般豬場更困難。特別是經歷了非洲豬瘟,種豬跨省調運難度大,種豬企業銷量直線下滑。前幾年豬價低迷時,各大上市飼料企業都有收購或入股種豬企業的操作,比如金新農收購了武漢天種,傲農收購柯新源等等。飼料行業發展趨勢認為,說明了在種豬企業困難時期被收購的機率加大,如果非洲豬瘟對種豬企業的影響不減,2020年出現飼料企業兼併種豬場的可能性也會存在。
智能養豬不再停留在口頭上,已經有落地的案例可供參考。如京東、阿里進入智能養豬領域,揚翔和影子合作打造未來豬場。飼料企業養豬設備先進,投資規模巨大,與原有的養豬企業不同,比如大北農的豬聯網,傲農的豬ok平台,揚翔的豬臉識別技術等飼料企業養豬或帶動先進養殖模式的普及。
展望未來,隨著畜牧業行業企業規模的擴大,大型企業逐步縱深發展打造全產業鏈農牧企業,建立較強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趨勢下,大型企業的細分行業屬性逐步弱化,綜合產品和服務提供能力增強,行業競爭與合作在產業鏈全方位展開,以上便是飼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飼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飼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