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養殖散戶逐漸退出,規模化養殖場占比逐漸提升下,全球飼料生產國飼料企業數量出現增加趨勢,144個國家共有近3萬個飼料廠,亞洲地區占比最多,非洲和中東地區占比最少,以下是飼料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2019年全球飼料產量達到了1069.7百萬噸。歐洲和亞太地區是全球飼料產量增長最快的兩個地區,兩地較2018年的增幅均為3%。增長主要來自歐洲的豬飼料和肉雞飼料產量的增加以及亞太地區豬飼料和寵物食品產量的攀升。
我國是亞太地區發展最快的飼料國家。飼料行業分析指出,我國飼料工業發展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進程中,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初創期、1983—2000年快速發展期、2001—2010年快速擴張期、2011年至今的穩定增長及整合擴張期。
截止2019年,我國飼料產量為24213.3萬噸,同比2018年增加了4252.2萬噸,其中禽料和豬料占比最大,分別為46.4%和41.3%,水產料僅占比6.9%。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廣西、河北、湖南等地。
飼料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飼料是所有人飼養的動物的食物的總稱,比較狹義地一般飼料主要指的是農業或牧業飼養的動物的食物。飼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胺基酸、雜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穀物、飼料添加劑等十餘個品種的飼料原料。
1、含油的飼料
這些飼料由含油的種子(油菜、黃豆、向日葵、花生、棉籽)等組成。這些飼料的能源主要來自脂類,因此其能量密度比含澱粉的飼料高。這些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也比較低。由於這些油也有工業用途,因此這樣的飼料的普及性不高。
2、綠飼料
飼料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這些飼料中整個植物被餵用,比如草、玉米、穀物等。這些飼料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其中的營養非常雜。比如草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15%到25%,而玉米則含較多的澱粉(約20%-40%),而蛋白質含量則少於10%。綠飼料可以新鮮地餵用,也可以曬乾後保存餵用。它們比較適用於反芻動物、馬和水禽。一般不用來餵豬。
3、其它飼料
除以上所述的飼料外還有許多其它種類的飼料,這些飼料可以直接來自大自然(比如魚粉)或者是工業複製品(比如米糠、酒糟、剩飯等。不同的牲畜使用不同的飼料,但尤其反芻動物適用這些飼料。
目前,全球前八大飼料生產國分別為中國、美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墨西哥、西班牙和土耳其,其中美國的飼料廠數量最多為6232個,中國飼料廠個數僅次於美國為5900個,中美兩國的飼料廠數量遠高於其他國家,以上便是飼料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飼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飼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