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科技所服務的目標客群中,電子支付用戶滲透率最高,其次是網絡資管,二者滲透率都在60%以上,預計到2020年,網絡信貸、網絡資管和電子支付的用戶滲透率分別上升至28.4%、77.9%和83.1%。科技正以指數級的速度發展,日新月異的環境正在帶給我們更為廣闊的暢想空間。毫無疑問,一年後的情況將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以下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超過115萬億元,其中:智能投顧、在線交易平台市場規模超過51萬億元;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智能風控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網際網路證券/保險、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場規模超過60萬億元;金融雲服務、大數據徵信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元。科技行業分析指出,到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超過157萬億元,其中:智能投顧、在線交易平台市場規模超過65萬億元;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智能風控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元;網際網路證券/保險、量化交易工具等市場規模超過80萬億元;金融雲服務、大數據徵信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
2018-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細分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金融科技,便是業內所說的Fintech。維基百科對此給出的界說是,由一群通過科技,讓金融辦事更高效的企業,組成的一個經濟財產。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現從四大轉化來分析科技行業發展趨勢。
過去很多企業都是賣低端產品,但收益非常好,所以企業沒有動力改變。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如今隨著市場的飽和、勞動成本的上升,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製造業競爭一片紅海。如今的消費升級開始倒逼產業升級,市場需求真正被激活,這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計劃經濟式的技術轉移市場。成千上萬企業也開始尋找轉型升級的良方,需求釋放,才能促使技術轉移行業走向市場正軌。
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隨著國內市場行情日益良好,技術供給端也在增加。一方面海外高端人才紛紛被吸引回國;另一方面隨著法律法規的引導和完善,高校院所紛紛走出象牙塔,對外合作研發。不論是技術的質量,還是技術的數量,都在提升。
隨著模式創新的飽和,資本市場逐漸將目光轉向對技術投資。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以自身落地項目為例,今年主動尋找過來的投資方是去年的2-3倍,備受資本市場看好和青睞,同時線上平台註冊用戶近200家投資機構,可見資本市場對技術項目的渴望。
一直以來,行業參與的主體大多是提供專利申請、政策補貼申請這類配套服務,行業從業整體水平並不高。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但隨著市場行情轉好,越來越多真正懂技術、有投融資經驗的高端人才紛紛加入這個行業。
金融科技強化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跨界融合應用的能力,因為傳統的金融發展存在一些過度集中於金融專業領域的問題,導致我們實際的市場和對用戶的需求關注不足,對實體經濟的發展的支撐不夠。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但是我們新的金融科技來臨以後,數據的廣泛採集帶來新的機遇、新的窗口,使得我們更可能跟更多的領域獲得更多的數據去融合發展。跨行業的數據融合會產生更多的跨行業的應用、新的技術發展方向、新的業務的模式。
更多科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科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