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械手錶市場近年來遭遇寒冬,雖然日本手錶在國內的份額被國產品牌替代,但是在高端領域,瑞士手錶依然占據優勢。下面進行機械手錶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機械手錶行業分析表示,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鐘錶行業生產大國,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產品品種也呈現多樣化和系列化,從過去的幾十種,發展到目前的幾百種,基本上滿足了我國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不過,國內一線手錶品牌大多被國外手錶品牌所占據,特別是瑞士名表市場口碑較好,用戶認知程度較高,產品較為高端。相反,我國存在大量的中小型手錶企業,企業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缺乏創新,定位較為單一和低端。
機械鐘手錶相關的專利信息在IPC國際分類中,多被歸在G04B內,通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信息資料庫平台數據可以看到,從1985年國家開始實行專利法至今,已經公開的G04B分類下的中國境內方法結構類專利有 13299件:其中發明專利4669件,實用新型8630件。
僅就發明專利而言,2009年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3423件,占我國公布專利制度以來手錶領域發明專利總量的73.31%。國內鍾手錶企業從2009年開始逐步加強技術創新工作,同時自主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手錶的關聯產業主要有機械產業,電子產業等等,機械與電子作為手錶的主要生產原料,影響著手錶產業的發展。機械與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手錶行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我國手錶行業能夠更好的發展。
一直以來,缺少自產的高水平機械機芯,一直是制約民族鐘錶品牌發展的瓶頸。國產機芯由於在使用壽命、走時精度等方面達不到一線手錶品牌的要求,主要應用於中低端市場,中高端市場則普遍採用瑞士ETA2824型機芯。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傳統機械手錶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這一政策的落地,為機械手錶發展打通了新的銷售渠道。以上便是機械手錶行業產業布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機械手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械手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