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保溫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複合體,全球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在今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7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以下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指出,全球保溫隔熱材料正朝著高效、節能、薄層、隔熱、防水外護一體化方向發展,在發展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及符合結構保溫節能技術同時,更強調有針對性使用保溫絕熱材料,按標準規範設計及施工,努力提高保溫效率及降低成本。
我國隔熱保溫材料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長迅猛。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2010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約250.7億元,到2019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達到804.6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21.45%。
供需方面,2019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產量約為632萬噸,隔熱保溫材料表觀消費量約為597.3萬噸,較上年有較大提高。
進出口方面,2019年隔熱保溫材料行業進出口總額為4.2億美元,同比上年下降7.65%;其中進口額7587.35美元,同比增長15.18%;出口額3.44億美元,同比下降11.52%;實現貿易順差2.68億美元。
目前,我國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並不集中,排在第1位的是青島無為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4月底,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為36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59%;其次為天津禹神節能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專利技術申請量為24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39%。其餘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均為20件以下,現從三方面看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1、發展新型的保溫材料也是一個研究的主要方向。已經出現幾種新型保溫材料。納米孔絕熱材料: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納米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納米孔矽質保溫材料就是納米技術在保溫材料領域新的應用,組成材料內的絕大部分氣孔尺寸宜處於納米尺度。根據分子運動及碰撞理論,氣體的熱量傳遞主要是通過高溫側的較高速度的分子,與低溫側的較低速度的分子相互碰撞傳遞能量。
2、無機保溫材料研究重點應放在減少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限制灰塵和纖維的排放、減少黏結劑的用量。有機保溫材料研究重點應放在找出更合適的發泡劑以代替F11;改進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降低材料的生產成本。
3、研製多功能複合保溫材料,提高產品的保溫效率和擴大產品的應用面。使用的保溫材料在應用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矽酸鈣的含濕氣狀態下,易存在腐蝕性的氧化鈣,並由於長時間內保有水分,不易在低溫環境下使用;玻璃纖維易吸收水分,不適於低溫環境,也不適於540℃ 以上的溫度環境;礦物棉同樣存在吸水性,不宜用於低溫環境,只能用於不存在水分的高溫環境下;聚氨酯泡沫與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於高溫下,而且易燃、收縮、產生毒氣。
總的來說,我國保溫隔熱材料已具備較齊全的品種和初具規模的保溫材料生產和技術體系,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矽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技術、生產裝備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以上便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