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5日16點,有關省級藥監局已按照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批准醫療護具註冊申請72個。國內醫療護具行業中的生產企業數量眾多,每個企業都占據著較小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較低。以下對醫療護具行業現狀分析。
我國准醫療護具市場規模最大,超3000億元,低值醫用耗材、IVD(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均超600億元。高值醫用耗材中骨科移植、血管介入市場相對較高,分別為262億元、389億元。2019-2024年中國醫療護具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與上年同期相比,准醫療護具市場細分規模均有所上漲,血管介入、其他、血液淨化、口腔科市場規模漲幅超20%。
依照市場定位的不同,護具可以分為運動護具和醫療護具二類,運動護具用於各類運動時適用,穿戴時間較短,起到了一定的運動防護左右;醫療護具多適用與肢體受傷或者康復期,穿戴時間比較長,配合各類物理復健活動時適用,起到康復效果。現從兩大市場狀況來分析醫療護具行業現狀。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推動醫療護具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醫療護具產品市場容量也不斷擴大。醫療護具行業現狀分析,2018-2020年我國醫療護具行業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2018年國內醫療護具行業市場規模為108億元,2020年增長到138億元,保持著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
醫療護具行業現狀從醫療護具的消費結構角度看,醫學影像、體外診斷、耗材(含低值和高值)占比最高,心血管、骨科等為代表的高值耗材處於較高增速階段。整體來看,醫學影像領域,CT、核共振和超聲占據影像領域16%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市場份額在10%-20%之間;體外診斷領域中,國外企業由於其技術優勢以及「設備+試劑」的封閉系統策略,依然占據著國內體外診斷的中高端市場。
醫療護具行業現狀分析,在國家諸多鼓勵政策的支持下,隨著醫療保障體系覆蓋廣度及深度的增加,未來幾年我國醫療護具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也將更加成熟。
更多醫療護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護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