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的改革有助於改善當前農村金融行業產品結構單一、資金流動困難的問題,以及資源流失嚴重,供求矛盾突出等不良現象。下面進行農村金融行業現狀分析。
金融行業分析表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0954.53元,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至12124.2了元。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7%。
從具體消費情況來看,調研中有71.2%的農戶在過去一年中進行過一次性5000元以上的消費。農戶過去一年大額消費主要是進行房屋修建、買車以及家用電器的置備。由此可見,類似於買車這種大件物品的消費在農戶中已較為普遍。
除了大額消費外,近幾年農戶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同樣能夠反映出農戶消費能力提升。由數據可知,近5年來農戶各主要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一直在增長,尤其是洗衣機、電冰箱及彩色電視機的擁有量已經基本和城鎮居民持平。
截至2019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已達22455萬人,占網民網際網路在農村普及程度有所提升。傳統集市和小賣鋪依然是農村最受歡迎的生活品購買渠道,但隨著農村商業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普及,新興的超市賣場和電商購物也正在成為農戶購物的重要渠道。可見,網際網路在改變農戶的消費習慣。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逐漸完善,農村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的資源也面臨著新一輪的分配,以適應我國廣大農村的發展。目前,農村金融體系的供給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為主。
但由於農村金融體系的不完善均無法提供給農戶資金支持,不能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全面的服務。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農民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對服務的品種及品質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大多數的農村金融機構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及時完善自己的業務能力適應農戶所求。以上便是農村金融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金融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