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晶片市場規模4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汽車晶片市場規模逆勢上漲。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汽車傳感器越來越多,傳統的分布式架構逐漸落後,由中心化架構DCU、MDC逐步替代。以下對汽車晶片發展趨勢分析。
汽車晶片在晶片中占據的比重最大,汽車晶片MCU主要包括ECU、域控制器等,2019年全球汽車晶片市場規模達70億美元,同比增長2.9%,預計市場規模有望從2019年70億美元穩步提升至2021年75億美元。
汽車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汽車正逐漸變成裝有輪子的計算機,車用晶片的使用範圍也愈加廣泛,早期的汽車電子IC受困於高端豪華車的小眾市場,近年來,向低端滲透的速度提速,同時5G的商用助推自動駕駛落地,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使得汽車晶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現從五大方面來分析汽車晶片發展趨勢。
一是需要穩定,面對當前因為晶片短缺引起的市場波動,要穩定市場環境,正確引導輿論。現在的晶片漲價,並不是個例,應該關注渠道上的不合規的、違反市場秩序的囤積居奇、惡性競價的行為。
二是從中長期來看,中國車規級的晶片要實現自主可控,要從標準法規技術體系要進行完善,推動行業的對接。
三是要明確重點發展的目標,給予一定的時間。因為車規級的晶片的門檻較高,企業進入有困難,要創造合作的環境、協同發展的環境,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營造一個非常好的晶片行業和汽車行業協同發展的環境。同時,應該聚焦一些重點領域,像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新興領域,結合全球發展步伐等新的機會。中國的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包括國內晶片行業的企業也在傳感器、智能計算等方面在做布局,在這些方面其實中國和國外所處的位置差距並沒有很大,這也為國內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傳統領域,還是要形成重點突破的方式,針對存儲、計算、控制等各類晶片,形成分別突破、協同發展的格局。
四是車規級晶片怎麼實現國產化應用,應該從整個發展機制上要考慮建立保護機制。因為晶片是應用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需要一個階段和保護措施,應該考慮建立相應的保護機制。
五是談自主可控,同時更應該加大對於晶片的「引進來」的力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內供應鏈的健全,一旦出現全球性的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更好地去抵禦對整個產業供應體系的衝擊和影響。
全球汽車晶片市場由國際廠商領導,市場規模同步上漲。汽車晶片是汽車電子化、智能化過程中的核心環節,目前,全球汽車晶片市場主要由恩智浦、英飛凌、瑞薩、意法半導體等企業所占據。在國內市場,汽車電子晶片前裝市場主要被英飛凌等國際汽車晶片廠商所主導,國內企業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仍需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