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產業鏈由上游的石墨開採與石墨烯製備設備、中游的石墨烯產品加工與下游的石 墨烯服務業構成。據統計,全世界約有100家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從事石墨烯相關產業,且大 多集中於北美地區。中游的石墨烯產品加工是石墨烯產業的中心,上游石墨烯開採與設備及 下游的石墨烯服務業被認為是石墨烯產業的輔助產業。
全球石墨烯產業中較為突出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其中,美國憑藉其在企業表現、論文影響力和專利布局等方面的突出表現,位居首位。澳大利亞擁有高水平的論文質量,學術影響力明顯。中國石墨烯技術專利應用則最為廣泛。
我國石墨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四川、山西、山東和河南等地。其中,黑龍江省已查明晶質石墨資源分布最多,占比為47%。內蒙古占比19%,四川占比8%,山西占比8%山東占比6%,河南占比3%,其他省市共占比9%。
產業已經有超過50家的製備及相關應用開發企業,市場競爭也主要集中在石墨烯規模化製備技術以及與下游商業化應用對接兩方面。經過前期的積累,國內大型石墨烯企業(年產石墨烯粉體50噸以上)已經初步掌握了國際相對主流的石墨烯製備方法,大部分指標足以滿足低端應用需求。此外,少數企業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的優勢,產能擴建也在進行之中。
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瀋陽金屬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等為代表的高校、科研單位對石墨烯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發,並湧現出一大批相關企業,石墨烯產業化發展正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同時,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江蘇、浙江、深圳、上海、山東、福建、遼寧、重慶、黑龍江與中科院等機構以多種形式協同創新,紛紛建立了產業技術聯盟,促進了創新資源優化組合和創新產業化進程。
同時,隨著石墨烯製備水平的發展和石墨烯應用技術水平的發展,石墨烯材料能夠應用在更多的下游產品和領域中,例如石墨烯理療保暖產品,石墨烯內暖纖維製成的服裝,第二代石墨烯手機,石墨烯防彈衣石墨烯防靜電輪胎、石墨烯動力電池等等,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未來的手機,電視,可穿戴設備,電子產品等必然向柔性化發展。隨著需求的逐步擴大,預計未來全球柔性顯示市場規模能夠達到677億美元。
對比於智慧型手機,柔性屏對於可穿戴設備的作用則更加重要,柔性的螢幕可以適合不同人的身形。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根據預測,中國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2022年可以達到607億元。相應的石墨烯薄膜的市場規模預計2022年也將達到405億元。可穿戴設備的快速發展以及其對柔性屏的需求,在未來將推動石墨烯柔性屏的快速發展。
根據《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到2025年,電動汽車鋰電池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規模將達到萬噸級,海洋工程 用石墨烯基防腐塗料將達到十萬噸級規模,柔性電子用石墨烯薄膜規模 將達到上億平方米。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持使我們相信,未來這三個領域 將會得到更優先發展的機會,是石墨烯產業化道路上最值得關注的細分領域之一。
更多石墨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墨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