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是跟金融有關係。在近兩三年疫情影響下,行業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營收情況惡化,擔保市場緩慢增長,2021年增長速度大於2020年,專家預計2022年的增長速度將大於2021年,以下就是2022年擔保行業分析。
我國擔保行業發展起步比較晚,第一家信用擔保公司在1993年成立,這標誌著我國擔保行業的開端。擔保行業分析指出,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擔保行業主要包括擔保機構、被擔保企業和資金供給方三類市場主體。其中但保機構是但保行業最重要的市場主體,是但保業務的供給者,目前我國擔保機構按性質劃分可分為三種,分別為政策性擔保機構、互助性擔保機構和商業性擔保機構;被擔保企業一般是但保市場上的資金需求者,也是但保業務的需求者;資金供給方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
2021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同時,金融擔保機構金融產品擔保餘額變化趨勢與社會融資存量規模變化一樣。2021年我國金融擔保機構擔保責任餘額達到7182.49億元,同比增長21.74%。
銀保監會批覆了《關於開發銀行等四家銀行投資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其主要內容是批覆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郵儲銀行等四家銀行投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其金額不超過 20億、10億、10億、20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分別為 3.0257%、1.5129%、1.5129%、3.0257%,所需資金從資本金中撥付,並要求加強風險隔離制度,堅持「投治」並重原則。
從各省市金融產品擔保發生額占比來看,江蘇省擔保發生額穩定保持行業第一,且占比相對較穩定。擔保行業分析指出,2017-2019年安徽省金融產品擔保發生額占比呈下降趨勢,2021年占比有所回升;四川省2017-2021年金融產品擔保發生額占比逐年增長,截至2021年占比達到17.09%。
從各省市金融產品擔保責餘額來看,排第一是江蘇省,截至2021年底金融產品擔保責任餘額達到1385.7億元;其次是四川省,金融產品擔保責任餘額為894.06億元;排第三的是湖南省,金融產品擔保責任餘額為777.61億元。
考慮到目前國家提倡普惠金融,同時2021年受疫情影響,國家積極扶持小微企業對抗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短期內間接融資性擔保業務規模將有所增長,債券擔保業務增速趨於平緩,整體擔保責任餘額增長。預計未來受市場波動因素影響及部分規模較大的擔保機構放大倍數接近監管要求影響,整體行業發展保持穩定。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擔保行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