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環境問題成為重中之重的問題,我國的環保市場發展比較遲相比已開發國家來說,但是因為我國人口多所以環境問題也是比較嚴峻的,國家對於環保很重視也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投資。以下是2022年環保產業分析。
我國環保產業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市場尚不成熟,總體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較低,其根本在於環保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策的扶持和推動。當然,兩會的召開,聚焦於環保問題,與」30·60」碳中和的目標達成,對這個行業有了強大的助推力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於國家加大了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逐步調整,產業水平明顯提升。
環保產業分析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呈增長趨勢,2020年其市場規模達到7.9萬億元。預計隨著環保產業的發展,2021年環保產業市場規模將達8.7萬億元,2022年將增至10萬億元。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我國環保投入較大,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有望超過17萬億元。
環保產業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智慧環保市場規模由2016年3434億元增長至2020年658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0.9%。2022年中國智慧環保市場規模將達到772億元。
環保產業分析提到企業數量和規模以及相應的產值在國內地域分布很不平衡,這主要體現在一、二線城市低碳經濟理念比三四線城市較強所致,因此大部分環保行業,都是自上而下發力。
綠色發展是《中國製造2025》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製造2025》指出,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製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
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我國將利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組織實施傳統製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製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範,必將大幅提高節能環保產業的滲透力。
智慧環保的市場規模近些年發展比較快,綠色、環保是當下達成雙碳目標的基礎和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