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受太陽能發電輸出變化影響,2022年太陽能發電站真實成本或高於預估值。當下,在歐洲,大部分太陽能依賴規定上網電價補貼。資金流動性較高的項目能夠更好的應對這些風險。以下對2022年太陽能發電行業風險分析。
6月份,火電降幅收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市場增速加快或由降轉增,核電由增轉降。其中,火電同比下降6.0%,降幅比上月收窄4.9個百分點;水電增長29.0%,增速比上月加快2.3個百分點;核電下降9.0%,上月為增長1.3%;風電增長16.7%,上月為下降0.7%;太陽能發電增長9.9%,比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
光伏電站大部分設施都是露天的,在其全壽命周期中,建設期和運營期是最為關鍵的兩個階段,光伏電站全壽命周期指電站的前期勘測、設計、設備的生產、運輸、電站的建設、運營及報廢。作為保險方可以參與的兩個階段,各相關方需要了解並掌握光伏電站建設期和運營期的風險狀況,對財產風險加以有效規避和轉移。現從暴風、暴雨、雷擊、暴雪和火災五大風險因素來分析2022年太陽能發電行業風險。
強風/暴風是施工期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光伏組件在安裝過程中,組件與支架之間的固定連接尚未達到要求的設計強度戒者存在潛在施工缺陷。如果在該階段天氣變化適逢暴風或者沿海地區的颱風災害,可能導致光伏電站大面積電池板被吹落、掀起,組件因直接碰撞、擠壓而嚴重受損,同時導致支架變形損壞。加上由於強風災害有區域性及規律性特點,一般在項目施工後期隨設備投入量增加,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財產損失。因此施工方應在光伏電站施工期對電池板的安裝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應進行嚴格控制,避免由於安裝失誤造成在強風與暴風中的損壞。對承保方而言,也需要認真評估區域風災風險以及施工方的進度安排,設置合適的承保條件。
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長時間的暴雨容易產生積水或徑流淹沒低洼地段,造成洪澇災害及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損失、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光伏電站在施工階段,暴雨可能導致電站內在建基礎設施(道路、支架基礎)的損壞,引發的洪澇災害可能造成廠坪區沉降沖刷、倉儲設備、設施被水浸受損(電池板、匯流箱、逆變器的電氣設備)。在施工階段,應提前做好防汛防洪措施,將價值較高、易損的設備設施放置在高處,避免暴雨中受損。
雷擊是較常見的自然災害,分為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三種形式,直擊雷具有高電壓、高溫、放電迅速等特點,可直接造成接觸物體、建築物、設備的嚴重損壞,感應雷強大的脈衝電流可對周圍的導線或金屬物產生電磁感應發生過電壓以致發生閃擊,如建築物戒設備設施無有效避雷措施,可造成電氣元件及電路板等的嚴重損壞。施工期的光伏電站避雷設施尚不完善,雷暴天氣極易造成電氣設備、設施的損壞,雷擊災害是光伏電站施工期的較為常見的風險因素,應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同時戒提前完成避雷等安全設施的建設,避免雷擊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雪災是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範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在北方是常見的自然災害。近年由於大氣的異常環流,我國南方地區也會出現過暴雪災害。太陽能光伏組件面積較大,在強降雪天氣會不斷累積,如不對其清除,累積到一定重量時組件、支架無法支持積雪的重量,就會導致組件、支架的變形坍塌損壞,如雪災較為嚴重,可能造成大面積組件及支架的損壞。
光伏電站施工現場存在較多可燃材料,如臨時建築、設施採用木杅等易燃物品搭設,耐火等級低,太陽能電池板的包裝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醞軟質海綿等)油漆、塑料製品及裝飾、裝修用可燃、易燃物品,使用、儲存以上這些物品一旦接觸明火或高溫,極易引起火災。在光伏組件及支架的安裝階段,金屬切割、焊接作業、人為吸菸等產生明火,可能導致上述可燃物的起火,同時切割、焊接作業使用工業氣(乙炔氣和氧氣),這些工業氣體都是高壓瓶裝,易泄漏發生火災、爆炸。光伏電站施工過程中,需要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防火制度,並配備專職的安全、消防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的檢查,同時施工現場配備有效的滅火設施,發現火情可以及時進行撲救,從而避免火災的發生以及降低火災發生時的財產損失。
太陽能發電產品市場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當下不考慮技術突破,補貼光伏目的在於促進產業的技術突破。目前檯面上的中國光伏企業所謂的技術創新也就是修補匠的功夫。技術突破型發明產生在國內的希望不大。
以上就是2022年太陽能發電行業風險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