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出版社產業日益重視文化數位化,2022年出版社取得新成效。目前很多出版社因為對資本運作並不熟悉,沒有結合自身優勢主動出擊,往往把金融賦能這個槓桿遺忘在手邊。以下對2022年出版社行業政策分析。
前十大上市出版社公司2021年平均ROA為6.6%。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傳統出版行業資產使用效率和成長性較低,比較中位數和前25%分位數,出版的ROA和營收增速相對A股整體水平並不突出。出版屬於弱周期行業,業績波動相對較小。特別是頭部地方國企獨家負責省內教材征訂發行,市場格局和需求穩定,收入長期穩健增長,帶來大量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目前出版業公司流動資金充沛,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高,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出版社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市值計前十大出版上市公司2021年平均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占比為42.4%,為開拓文化數位化新業務提供強大資金支持。
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版業及重點出版項目仍需實施特殊的保護政策。尤其是我國許多專業出版社,一直按國家分工制訂出版計劃,轉型後企業資金積累嚴重不足,人員素質與結構短期內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如果沒有國家的保護性政策支持,許多文化成果將會被擱置。現從兩大標準來分析2022年出版社行業政策。
《意見》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出版行業作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同黨和國家有關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主動配合教育部門貫徹落實好「雙減」政策,為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育高素質學生做好出版服務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要幫忙,不要添亂;要發揮正向作用,不要出現反向作用。
要「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所以,出版行業應以服務教育、奉獻精品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住機遇,主動調整,為廣大青少年讀者提供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出版產品和服務,在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行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我國出版社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出版社行業整體受到影響。當下,對於出版行業,往往是大出版社引領潮流或者創造新的爆點,小出版社能做到緊跟潮流或者有爆點就很不錯了,在行業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包括出版品類、渠道分類及營銷定位等,才能少走彎路,不浪費過多的人力、財力和精力。
以上就2022年出版社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出版社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出版社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