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消費電子的不斷發展對於晶片的需求持續旺盛,但是晶片荒成為了行業的一大痛點。目前我國晶片行業有著良好的政策支持,並且國產晶片替代進一步加快。以下是2022年國產晶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在全球晶片晶片格局改變的情況下,晶片荒也給中國晶片產業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機會,中芯國際、台積電等中國晶片巨頭,也在不斷的投資擴充,進一步提高產能。2022年,我國擁有許多優秀的半導體企業,自從華為晶片產能受阻之後,中國晶片行業的現狀不容樂觀,出現了產能不足的現狀。
集成電路產業是現代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產業之一。近年來,為加快推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國家從財政、稅收、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國產晶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顯示2020年,國務院出台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制定出台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
國產晶片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存儲晶片是未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存儲晶片的自主可控對我國新一輪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存儲晶片的自給率較低,尤其是DRAM及NANDFlash市場主要被美國、日韓企業所壟斷,國產替代的空間較大。近年來在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的背景下,掌握自主可控存儲技術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存儲晶片國產替代已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下游物聯網應用的普及,消費電子、通訊設備、工業醫療、汽車電子等領域的不斷發展,TWS耳機、可穿戴設備、5G基站、智能家居、ADAS系統等新興應用需求不斷增長,為集成電路行業帶來更多增量需求,代碼型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應用場景持續擴張。隨著國內代碼型快閃記憶體晶片廠商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下游市場的新興應用需求將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總體看來國產晶片的發展前景廣闊,下游需求市場的不斷增加給市場奠定的基礎,並且相關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提高給國產晶片發展帶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