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日用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我國木版年畫面臨生存危機

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我國木版年畫面臨生存危機

2023-01-16 16:16:5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木版年畫面臨生存危機,木版年畫已經從實用的年畫變為收藏的年畫。木版年畫曾是我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傳統年畫幾乎已無跡可尋。從文化遺產的角度看,木版年畫又不應在商業過程中肆意改變,那麼與社會適應又不失人文內涵就成了新的課題。以下對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分析。

  2022-2027年中國年畫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全綿竹年畫的銷售額已經達到3000餘萬,直接或間接從事年畫創作的人員達1500餘人,帶動數千戶老百姓增收致富。湧現出以四匯齋、三彩畫坊、南華宮、軒轅年畫等為代表的年畫作坊39家。綿竹年畫曾多次受邀赴美、英、法、日、韓等國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展出,年畫產品遠銷美、法、英、日、新加坡、台灣、香港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我國木版年畫面臨生存危機

  綿竹年畫產業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形成了文化品牌效應,應採取多種新型的文化產業模式和新的文化業態來為其他產業提供豐富的附加值,為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引擎"的作用。這是為了更好使傳統文化為當代社會的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使其文化內涵更加深入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精神領域,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現從四大問題來分析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

  1、印刷技術衝擊和審美觀的改變

  隨著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的審美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現代的房屋結構不再是古時候的雙扇門結構,以前時興的幾進幾院,大門貼什麼門神,二門貼什麼門神都被現代的防盜門所取代。再加之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衝擊,木板年畫已經不再受普通家庭的青睞,而變成了政府禮品,旅遊產品和收藏者的藏品,受眾面的減少使得傳統的民間藝術即將受困於博物館中,作為消耗品的綿竹年畫面對銷售量的劇烈下滑,造成了年畫從業人員的降低,最終將導致這一民間手藝的失傳。

  2、「吃老本」現象嚴重

  年畫老藝人陳興才老人於前幾年去世之後,卻還有陳大爺的年畫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陳大爺家的子子孫孫都躺在陳大爺的名氣中,不願意創新和開拓。另外像陳健作坊內做的拓片所用的雕版全是清代遺留下來的,吃的是老本,自己完全不能雕出同水平的雕版,因此像這樣的拓片工藝品只需要利用前人留下的雕版,完全沒有技術含量。

  3、傳承人隊伍力量薄弱,藝術修養有待提高

  老一輩的年畫藝人相繼去世後,加上市場經濟的衝擊,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不願從事收入較低年畫相關工作,傳統年畫的從業人員只有北派李芳福家和南派陳興才家。李芳福招收過十多名徒弟,但都以歇業告終。陳興才老人則思想保守,認為手藝傳內不傳外,不願意將自己的手藝傳給慕名而來的學徒,加之陳興才前兩年又已去世,綿竹年畫的傳承面臨著困境。老一輩的藝人在審美和藝術修養上力不從心,所生產出來的年畫作品滿足不了現代人的審美需要,年輕一代藝人又不肯致力於年畫創作,所以年畫無法適應現代生活。

  4、假冒抄襲現象嚴重

  綿竹年畫如同大多數民間藝術一樣對版權保護意識薄弱,假冒抄襲現象比比皆是。例如一些打著綿竹年畫幌子的實則是粗製濫造的產品,一些已經不具有綿竹年畫特點的產品也被冠以綿竹年畫的頭銜,還有綿竹年畫衍生品中的陶版年畫和金絲年畫都遭了各種各樣的盜版和仿冒。假冒偽劣的產品,一方面使消費者失去了購買慾望,使得綿竹年畫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對年畫藝人造成了很深的傷害,創作熱情因此降低阻礙了綿竹年畫的發展另外年畫的市場混亂,也影響政府創收。

  中國木版年畫早已是遍地開花,2023年木版年畫行業不能應世而變。時下,木版年畫在農耕時期的民俗基礎已經消亡,人們已經不再張貼年畫,木版年畫已經從實用的年畫變為收藏的年畫。

  以上就是2023年年畫行業現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