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具有耐水性、耐菌性、耐候性等優點。近幾年,各國的TPU產業發展迅速,部分優秀企業在聚合工藝控制和性能調控等技術。
TPU為一種聚氨酯彈性體製品,其生產所需的多元醇、MDI、BDO、己二酸、乙二醇等原材料均為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為石油化工下游產品。TPU為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一個分支,是由二異氰酸酯、大分子多元醇、擴鏈劑(低分子二元醇)三類基礎原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TPU是高分子新材料行業中的朝陽產業,下游應用領域廣闊。TPU行業分析指出,由於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無法比擬的優良特性,TPU已成為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技術將進一步促進國產替代。
中國大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接觸TPU生產技術,但一直未實現研發與工藝上的突破。大陸地區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過「七五攻關」,初步掌握了TPU雙螺杆法連續生產合成技術,但是由於TPU生產技術門檻高,特別是設備要求和生產管理水平要求高。所以大陸的生產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研究也沒取得太大的進展,研發和生產水平一直落後於外資企業和台資企業。
90年代以後,隨著市場對TPU材料的需求增長,在歐、美、台資企業進入大陸後,大陸一些企業開始進行TPU的生產、銷售。隨著各大台灣企業的登陸,大陸的TPU生產才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從產業生命周期來看,國內的TPU行業正處於成長期,市場前景廣闊。
截止2022年,我國TPU產量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3.87%,2022年我國TPU產業規模繼續呈擴大態勢,產量達到64.5萬噸。
同時,我國正逐漸超越歐美成為全球最大的TPU 消費國。TPU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我國TPU行業消費量為40.5萬噸,2022年達60.2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4%,遠高於歐美市場3-4%及全球市場6%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且預計到2026年消費量將突破90萬噸。
我國TPU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已成為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端製造領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6年其消費量將達到90萬噸左右,未來五年年複合增長率在10%左右。
展望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TPU的應用也在逐漸拓展。未來,隨著更多新興技術的應用,TPU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