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下,TPU成為新材料行業中的朝陽產業。現階段生產TPU的企業有路博潤、盛禧奧、萬華化學、美瑞新材、科思創等。
TPU是一種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屬於聚氨酯彈性體的一種,具有多種優越特性,能夠有效代替PVC、橡膠、EVA、矽膠等傳統材料,符合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未來新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TPU行業競爭分析指出,TPU主要以低端消費為主,其高端消費領域基本被一些跨國公司主導, 包括科思創、巴斯夫, 美國路博潤、亨斯邁等都在增加新產品的研發力度, 具有高附加值的TPU產品不斷被開發並投入市場, TPU材料已成為發展最快的熱塑性材料之一。
中國TPU企業主要聚集在沿海地區
從區域競爭格局來看,我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企業集中於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形成了較大規模的TPU產業群。
據2022年12月31日,在相關軟體搜索關鍵詞「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選擇存續在業的TPU生產製造企業得到9215家註冊資本100萬以上的生產企業,其中河北省分布最多,共有2982家,其次為山東省和廣東,分別為1185家和1117家。
行業呈現「二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國內TPU生產企業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以萬華化學、華峰集團為代表的擁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化工企業。這類企業的特點是擁有雄厚的化工生產基礎、產業鏈長、整體規模大,業務領域也不限於TPU行業;第二類:以美瑞新材、上海金湯科技為代表的專注於TPU的研發生產,並以技術創新和專業服務為核心的企業。這類企業近年來成長迅速,技術實力較強,在市場開發、客戶服務等方面體現出競爭優勢,在細分市場發展較快;第三類:數量眾多的小型企業,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生產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環保問題,這類企業競爭力相對不足。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我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行業行業整體呈現「二超多強」的競爭格局。TPU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中,萬華化學是國內最大的TPU生產商,其市場份額達到16%。
目前,我國TPU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已成為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端製造領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6年其消費量將達到90萬噸左右,未來五年年複合增長率在10%左右。
總體而言,TPU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技術創新、產品線豐富度、成本效益、品牌聲譽、合作夥伴關係和研發投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