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機制砂石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具有質量穩定、品質優良、環保資源利用等優點,在建築行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以下是2024年機制砂石市場前景分析。
《2024-2029年中國機制砂石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我國機制砂石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有顯著增長。從2009年的95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76萬億元,增長幅度高達84.39%。這一數據表明,機制砂石行業在建築行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企業來看,我國機制砂石企業產能利用率和開機率除了年初低位運行以外,其他月份均保持較高水平。重點機制砂石企業日均出貨量1月~2月低位運行,3月~12月升至1694萬噸/日。
從價格來看,機制砂石市場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跌至近四年來最低水平。2023年12月,全國機制砂石綜合均價為105元/噸,較2023年1月下降2.7%,其中,12月機制砂均價94元/噸、天然砂均價132元/噸、碎石均價90元/噸,沿江城市機制砂石價格110元/噸、沿海城市機制砂石價格為106元/噸。
從新增礦權來看,機制砂石企業礦權競拍趨於理性,流拍、終止、中止現象時有發生。全國新增915宗機制砂石礦權(已成交),其中新疆新設機制砂石礦權數量最多,為240宗;建築用砂、建築石料用灰岩兩類礦種礦權數量最多;新設機制砂石礦權中,超大型、大型機制砂石礦權占比較2022年有所提升,中型、小型機制砂石礦權占比下降。
我國政府鼓勵使用機制砂石替代天然砂石,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和破壞。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機制砂石產品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管理,要求企業必須符合相關標準才能進入市場。這些政策措施促進了機制砂石行業的健康發展。
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增加(如道路、橋樑、住宅等),對砂石材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
傳統天然砂石開採對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各國政府逐漸加強環保法規,促進了機制砂石的使用。機制砂石市場前景分析指出,機制砂石通常由建築廢料或礦石經過加工生產,環境影響較小。
天然砂石資源在某些地區逐漸枯竭,機制砂石作為替代品變得越來越重要。機制砂石能有效緩解天然砂石資源的緊張局面。
國家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機制砂石行業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和政策要求。這將促使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採用更加環保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同時,環保政策的加強也將為機制砂石行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
總之,機制砂石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未來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環保政策的加強等挑戰因素,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品質管理和服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以增強市場競爭力。
更多機制砂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制砂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