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農業數位化是指將數位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應用於農業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實現農業領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於農業數位化需求很大。以下是2024年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分析。
近年來,全球農業數位化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其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73億美元上升至2022年的124億美元,2018-2022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14.16%。《2024-2029年中國數字農業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未來,全球農業數位化業態有望持續高速增長,到2023年全球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突破140億美元。
2020年中國數字農業市場規模約為200億人民幣,占全球市場的比例約為13%。而到了2022年,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目前,我國農業數位化率遠低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分析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數位化滲透率10.5%,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2023年中國農業數位化滲透率達到11.2%。
農業數位化轉型仍相對滯後,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分析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農業數位化註冊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北京等為首的沿海省份,其中廣東省農業數位化行業數量最高,超1900家,北京市農業數位化行業企業數量排名第二,約1200家。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農業數位化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同時,產業鏈上下游將協同發展共同推動農業數位化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多元化競爭格局將逐漸形成,企業將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展開差異化競爭以搶占市場份額。
精準農業利用傳感器、無人機、衛星遙感等技術,實時監測和分析土壤、氣候、作物生長狀態等信息,從而進行精確的資源投入和管理。具體應用包括:精準灌溉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和氣象數據,智能調整灌溉量,避免過度灌溉或水資源浪費。利用土壤養分傳感器和數據分析,制定個性化的施肥方案,提高作物產量並減少肥料使用。
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採集農業生產環境中的各類數據,如氣溫、濕度、土壤狀況等,並通過雲平台分析,為農場管理提供決策支持。應用場景包括:智能溫室通過物聯網設備調控溫室內部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實現自動化管理,保證作物在最佳環境下生長。在養殖業中,利用傳感器監控動物健康狀況、飼料消耗等信息,提高飼養管理的效率和精確度。
無人駕駛和自動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常見應用包括:無人駕駛播種機、收割機可以根據預設的參數和實時數據自動完成播種和收割任務,節省人力並提高作業效率。無人機可以進行農藥噴灑、病蟲害監測等工作,減少人工操作的同時提高精準度,減少農藥使用量。
總體來說,農業數位化的市場場景涵蓋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產業鏈的智能化、精準化和高效化。
更多農業數位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數位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