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雲計算的核心特性包括按需自服務、廣泛的網絡訪問、資源池化、快速彈性和可計量的服務。近年來雲計算市場參與者不斷湧入,頭部企業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以下是2025年雲計算市場分析。
據《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4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5790億美元,預計2032年將增至20620億美元。2024年北美市場占比達35%,北美地區擁有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多家企業都在採用雲計算解決方案。由於谷歌計算、亞馬遜雲服務、微軟邊緣計算等大多數領先公司的存在,美國占據北美市場的21%。2024年歐洲市場占比達22%,作為全球雲計算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見證了各行業和領域的大幅增長和採用。地區性和全球性的主要市場參與者已在歐洲建立了強大的業務,提供廣泛的雲服務和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隨著AI原生帶來的雲計算技術革新以及大模型規模化應用落地,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曲線,雲計算市場分析預計到2027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1萬億元。其中,SaaS市場增長率為23.1%,未來隨著AI大模型進入商業落地階段,有望成為中小創新企業競爭的主要方式。PaaS市場同比增長74.9%,在公有雲出海業務及AI發展的需求驅動下將持續增加。
2024年,頭部網際網路雲廠商仍舊主導市場,中國雲計算市場仍由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三大網際網路廠商主導,合計占據近60%的市場份額。阿里雲以21.31%的公有雲IaaS市場份額保持領先,華為雲和騰訊雲分別以19%和16%緊隨其後。阿里雲憑藉自研技術(如飛天作業系統、神龍架構)和規模化效應,在政企客戶中覆蓋率超過1000家,包括30多個部委及800餘家央國企。而華為雲通過CloudMatrix等創新技術在大模型訓練效率上提升68%,在政務、金融等領域占據優勢。
雲計算技術快速發展。目前,國內雲計算骨幹企業在大規模並發處理、海量數據存儲等關鍵核心技術和容器、微服務等新興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部分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如,12306鐵路購票網站通過混合雲部署將查詢業務分擔到雲端,在保證本地數據安全的同時,支撐起春運期間最高每秒40萬次的查詢需求。
雲計算市場分析顯示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加速,雲計算為企業提供了靈活、彈性、低成本的技術基礎設施,幫助企業實現了從傳統IT架構到雲端架構的平滑過渡。企業通過使用雲計算,不僅能夠降低基礎設施成本,還能夠提高IT系統的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雲計算為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應用提供了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尤其是在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領域,雲計算讓企業能夠處理海量的數據並快速獲取有價值的洞察。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等雲服務提供商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分析工具,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數據挑戰。
總體來說,雲計算市場的前景非常樂觀。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雲計算將繼續推動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並為全球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更多雲計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雲計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