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有所改變 品牌認知難養成

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有所改變 品牌認知難養成

2019-01-01 09:44:2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一度成為風口的共享充電寶領域經過資本角逐、洗牌調整及模式探索後,開始進入提價階段。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發現,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常規使用的計費標準從每小時1元翻倍漲價為每小時2元。同時,多個共享充電寶品牌也都實施了漲價。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價格上漲背後是企業的財務壓力,雖然目前該行業已經完成洗牌,但當前大多數共享充電寶企業仍舊沒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

  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有所改變

  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已經上線「白銀會員」。記者在街電App上看到,會員金額為每月9.9元,開通後消費者租用設備5小時內免費,訂單日租金5元封頂。

  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也有所改變,目前普通用戶計費標準提升為2元/小時,每24小時10元封頂。以前計費標準是1元/小時。同時,計費規則中的免費時間也大大縮短,從消費者使用的前5個小時內免費、前30分鐘內免費到現在實施的前10分鐘內免費。

  街電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基本上已在全國範圍內實施調價,「之前也曾有過調價,近期又進行了調整」。不僅街電,市場上其他品牌共享充電寶都悄然實施了漲價策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怪獸充電和雲沖吧等共享充電寶品牌後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充電寶計費標準大多都上漲為2元/小時。

  對此,一位共享充電寶從業者告訴記者,共享充電寶並非全部漲價,實施漲價多選擇在高使用頻次的零售商家店內,且選擇權就在這些商戶手中,因為商戶可以得到抽成。例如,怪獸充電目前在零售商內的小機櫃(可放6台充電寶)如每天交易額滿8元,將付給商戶4元的分紅,即50%,不滿8元按照30%-40%計算分紅。

  共享充電寶企業經過資本角逐、洗牌調整以及模式探索,陣營正逐漸清晰。部分小體量的企業頻現資金鍊斷裂、長期虧損、專利糾紛等問題,被市場逐漸淘汰。目前留存下來的企業大致為小電、來電、怪獸充電、街電等,部分企業也宣布實現盈利。

  實際上,光靠1元、2元的租金收入累積,距離共享充電寶實現盈利還很遙遠。押金和租金作為傳統共享充電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企業在打「價格戰」期間,實現盈利實屬不易。而在回本周期上,來電與小電約為2個月,怪獸充電、街電則分別需要4個月、4.5個月回本。

  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營銷研究中心專家委員唐興通看來,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競爭格局已定,多數企業開始漲價,說明行業競爭白熱化逐漸消退,不少玩家出局的同時,新的玩家並未入場。付費會員這個方式,是企業對使用人群進行詳細的市場劃分,將高淨值用戶或者高使用的客戶先集合起來,綁定用戶群體。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共享充電寶並非剛需,更多起到一種應急作用,但是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的方式有很多,很容易被替代。更為重要的是,當前大多數共享充電寶企業仍舊沒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

充電寶資訊

  品牌認知難養成

  至少在一個月以前,街電和來電已經入駐了北京愛琴海購物公園,但商場的工作人員對兩者的入駐表示陌生。北京愛琴海購物公園的工作人員對記者稱,與商場簽訂合同後入駐的共享充電寶僅有雲充吧,街電、來電、怪獸充電入駐商場時並未簽訂相關的合同。

  由於多數共享充電寶直接入駐店鋪,商場內的公共區域並不見共享充電寶的身影,消費者在產生充電需求時,多數會選擇就近的充電寶,並不會在意充電寶的品牌。一位不願具名的共享充電寶企業的經營者稱,極少用戶會形成品牌認知,當同一場景出現多品牌共存時,消費者會挑選品牌,對於大多數消費者,即使有品牌認知,也會在出現充電需求時選擇任何一個可以提供服務的品牌。不少業內人士表示,設備的密度直接影響著消費者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可能性。

  在街電CEO原源看來,共享充電寶是雙線作戰的B2B2C模式,既要面對商家,也要面對消費者。在該模式中,如果共享充電寶的點位不夠密集,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考驗著競爭者的鋪貨速度和渠道能力。任牧也進一步解釋稱,考量共享充電寶的點位覆蓋密度時,還需衡量點位設置的科學性,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使用會放到相應的場景中,因此在人流密集的大場景以及人流動線的關鍵節點上進行鋪設,就成為關鍵性因素之一,而這背後考驗著企業對大數據的分析以及對場景化的把握。

更多充電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充電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