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屬於高頻消費品,行業萬億級市場空間巨大。分析人士認為,服裝行業有較為明顯的邊際改善趨勢。隨著促消費、減稅等政策落地以及旺季對消費刺激的影響,該行業有望逐步實現復甦。
繼2019年1月-2月創下1.80%的同比增速低點之後,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消費1000億元,同比增速為-1.1%。2019年1-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消費4418億元,同比上漲2.2%。
對於4月份相關數據表現不佳,分析機構普遍認為,這主要是受「五一假期錯月」因素拖累,預計5月受益節日效應,服裝消費增速將會實現明顯反彈,同時全年有望繼續保持前低後高增長預期。
服裝行業實際情況比預期樂觀。相比近年的幾輪調整,行業整體環境在改善,庫存情況更為健康、門店結構更為合理,行業競爭格局更清晰。雖然2018年下半年整體服裝消費和上市公司經營走弱,相比2019年上半年之於2018年上半年的較大增長基數,2019年下半年增長壓力大幅緩解。與此同時,整體消費預期在邊際改善,作為消費景氣後周期行業,服裝消費復甦「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記者從廣州部分商場了解到的情況顯示,今年以來,服裝品類的銷售確實不如前幾年表現那麼好,而男裝的壓力更大一些。
其實近幾年,男裝市場一直在穩步擴張。從男裝行業的工業產值銷售收入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4-2017年,我國男裝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遞增,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7年,國內男裝銷售收入高達6702.51億元,同比增長了11.54%。2018年的數據未公布,但依照往年10%以上的增速,2018年國內男裝銷售收入達7500億元左右。
2003年以來的十多年間,僅有2015年這一年,服裝類商品銷售單價同比出現下降,其餘皆為上漲。該人士認為,服裝行業的發展也有周期性,目前應該是進入了調整期。而在調整期,女裝因為更容易轉型,所以市場承壓會小一些。如女裝在營銷方面更靈活,可以增加更多體驗元素。但男性在服裝購買上的消費習慣與女性不同,同樣的營銷手段對於男性來說可能並不見效。
更多服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