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醫用耗材全國集采「第一單」將於11月5日落地。作為首個品種,冠脈支架首年意向採購量超百萬,涉及微創醫療、樂普醫療等12家公司的27個產品。市場分析認為,集采或重塑冠脈支架百億市場競爭格局,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高值醫用耗材進行集采,對於後續其他品種將帶來較強的示範效應。未來集采常態化下,龍頭公司的創新主線邏輯將更為清晰。
帶量採購主要針對基礎耗材價格中虛高的銷售費用,生產企業最終承擔的價格降幅在於渠道的利潤空間。如果渠道利潤空間較大,則存在降價的「緩衝區」,對於生產企業的影響相應減小,其對生產企業產生的衝擊將遠小於藥品帶量採購。同時,對於中標企業,尤其是進口替代尚不充分的領域,有利於行業集中度提升,擴大國產龍頭企業的市占率。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業務多元化布局,或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國產龍頭企業有望在行業洗牌中受益。
隨著政策的持續推動,高值耗材帶量採購蓄勢待發,有望加快推動進口替代,重塑行業格局。
鑑於未來耗材帶量採購有望常態化,建議關注以下幾個方向:對於耗材國產龍頭,中選是最好的結果。根據測算,降價60%以內基本難以影響到企業出廠淨價;考慮國產化率和降價後產品終端使用率提升,中選企業銷量提升空間較大。如果降幅較大,量的提升有望彌補單價下滑。此外,中選後入院工作、貨款結算、規模化成本下降的利好因素較多。通過對各省試點方案的分析,國產龍頭具有價格優勢和分組優勢,中選機率較大。
耗材帶量採購往往是臨床成熟產品。對於創新器械,如TAVR、腦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藥物球囊等品種,由於處於臨床拓展階段,使用量較小,需要企業進行大量的學術推廣,比較難以開展耗材帶量採購。
支架作為醫用耗材中第一個全國範圍進行帶量採購的品種,採購結果將對耗材行業的預期產生重大影響。由於不同耗材產品類別差異較大,集采規則設計或有較大差別。從推行節奏看,穩步推進仍是主基調。從中長期維度看,耗材需求持續向好,國產份額快速提升。
不言而喻,冠脈支架已經成為類似「4+7」集采後的仿製藥的低毛利品種,行業成長性和利潤空間上均面臨一定壓力。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預計短期對行業造成一定情緒衝擊,但隨著政策不確定性出清,相關公司有望進入新的成長軌道。
以樂普醫療為例,2019年樂普醫療冠脈支架產品實現收入15.31億元,其中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占比10.24%、Nano無載體支架占比約46.05%,此外還包括Partner永久聚合物塗層金屬藥物支架和GuReater可降解聚合物塗層金屬藥物支架。GuReater支架就是本次集采中樂普醫療中選產品。
「GuReater支架本次集采降價後,預計收入和利潤規模均有較大下降,在不考慮銷量增長的情況下,影響樂普醫療淨利潤預計約1.1億-1.3億元。」國信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謝長雁表示,樂普醫療其餘不鏽鋼支架價格策略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預計會在一定幅度上跟隨降價,但影響程度可能低於GuReater支架。
實際上,根據本次集采中標分配規則,本次擬中選的10個品種的意向採購量合計約73萬個,占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的近七成,尚存待分配總量除了需分配給本次第一名中選產品不低於10%的份額外,其餘待分配量可由醫療機構自主決定。
GuReater支架作為行業龍頭產品和前五名中標品種亦有望通過集采進一步擴大份額。此外,樂普可吸收支架NeoVas及藥物塗層球囊Vesselin在治療理念和治療效果上較金屬支架具有一定優勢,在金屬支架集采後有望進一步放量,彌補金屬支架集采利潤損失。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支架集采最終達到了降價目的,對企業而言,應對策略就是以價換量,特別是企業在進入集采後,可以省去諸多中間渠道費用,藥品的生產的周轉率能夠大幅上升,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進而獲得相應的利潤。這一規則下龍頭企業成熟品種仍有望保持較大市場份額,同時中小企業也存在一定的參與競爭機會,避免最終形成寡頭壟斷局面。
短期對行業有一定衝擊,但也將進一步推進高值耗材國產替代進程。長期來看,本次集採為第三代冠脈支架,可降解支架等創新產品仍然保持定價優勢。
更多醫療耗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耗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