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療健康話題討論熱度空前,相關企業也受到廣泛關注。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智慧醫療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百姓對高品質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
數字革命為醫療健康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整個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李青認為,當前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資源,這使得大家不願意分享自己掌握的數據,數據孤島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醫療健康數據屬於個人隱私,如何在使用時保證安全、符合倫理,是網際網路醫療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需要加大各專科診療的覆蓋面,拓展醫療服務領域。現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主要局限於心血管、糖尿病等慢病領域,其他很多領域的醫生和患者無法更好地從當前服務模式中獲益。
為了更好地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部分企業已有所行動。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董事長謝承潤表示,將全力打造覆蓋多學科疾病領域的網際網路醫療新生態,幫助醫生實現規範化的患者管理。同時,向患者提供電子處方、雲藥房等個體化定製創新服務。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正在實現傳統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特別是醫藥電商行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通過網際網路來實現廣泛、低成本藥物配送,使醫藥電商在過去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從數字上看,去年全國藥品銷售額近1.8萬億元,但醫藥電商在其中占比很低、總體規模還很小,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為什麼要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因為,這是時代的發展趨勢。」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銳表示,「傳統的醫療資源分配是以醫院為中心,患者在看病時往往需要找不同醫生、找不同醫院、到不同地方去尋醫問藥,不僅成本高,效率也非常低。我們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供給效率最大化,讓患者少跑路還能治好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好行業發展前景的同時,俞熔也坦言:「可以預見,在未來優質的醫療服務(的缺乏)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矛盾,會激發行業的結構性調整,以及流量和供給端的變革,醫療服務行業也會更加注重個性化、實現從規模到價值的戰略性轉變;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健康數據會在醫療健康的各個細分領域大放異彩,流量入口和健康大數據會成為新興的醫療資本。」
為應對行業面臨的諸多變化,俞熔判斷,優質的醫療集團、保險公司等將會以多層次的合作來提升消費者的參與度,來改善患者的總體需求,從而實現多元化的產業布局和服務質量的顯著增長。
這其中,美年大健康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預防醫學的服務平台,以及重要的健康大數據入口和健康大數據中心。同時股東天億集團也投身健康產業,以美年健康生態圈為重要載體,未來將致力於構建新型的創新協作,循環共贏的生態體系,為國家的醫療體系、疾病管理、健康保險,以及科技創新提供更好的服務平台和載體。
據2020-2025年深圳醫療服務行業市場前景及資本運作戰略研究報告公開數據,美年大健康在全國已有近700家機構,超5萬名員工,2020年約進行了3000萬人次的專業體檢服務。俞熔希望,未來可以跟所有健康產業的小夥伴們一起,堅持以人民健康為導向,堅持質量服務升級和科技創新並重之路,堅持初創初心,提升百姓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記者也注意到,在之前的採訪中,俞熔曾經判斷,健康體檢行業是未來2、30年醫療健康行業最重要的賽道之一。
彼時,其透露,站在這條賽道中,美年大健康在2013-2018年更多的是規模發展,依靠網點增加、設備增加、人員增加,以規模驅動,服務驅動,儘早把市場普及和教育起來,在很多低線城市普及體檢概念、普及健康管理觀念。而2018年之後,美年則是很明確地依靠品質驅動和數據驅動這2個「輪子」。「我們更多的是要做精細化管理,不斷地挖掘專業醫療內涵及服務體驗,並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疾病早篩領域不斷創新。」 俞熔說。
而在當時,俞熔也強調,美年除了作為健康體檢的平台入口,也可以是一個大的孵化平台,在先進診斷、疾病早篩、醫療服務、大數據AI、健康保險等領域,可以幫扶一大批優秀的創新企業成長起來,培養外圍生態圈裡的好苗子。
更多醫療健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健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