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招聘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網絡招聘已成為人們求職和單位招聘的主渠道。網絡招聘在為求職者提供快捷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出現了部分求職者投遞簡歷後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甚至陷入非法傳銷、情色招聘陷阱等現象。
疫情期間,線下活動受限,而線上產業按下「快進鍵」,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網上培訓、在線教育/娛樂快速發展。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視頻主播、短視頻運營及網店運營等線上營銷類職位招聘求職活躍,招聘企業同比增長3.98%,求職者同比增長4.22%。
在地域上,下沉市場更受關注,三、四線城市潛力凸顯。2020年前三季度,三、四及五線城市各月招聘需求同比增幅均值較高,達到35%以上,月環比增長均為14%以上,均高於新一線及一線城市。這表明,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三、四線城市潛力凸顯,人口密度較低的城市迎來產業發展和人口就業新契機。
在用工方式上,靈活用工/就業方式獲得更多認可。靈活用工主要涉及餐飲配送、共享交通、直播/短視頻、物流倉儲、數字營銷設計及家政服務等領域。2020年三季度,企業在控制用工成本的壓力下,靈活用工方式招聘需求繼續保持增長,同比增長達到16.40%。通過「網際網路+就業」新模式,滿足了廣大企業靈活用工的需求,而求職者能根據時間和薪資期望更理性靈活地選擇崗位,實現人崗匹配效率的提高。
為有效打擊網絡招聘中存在的種種亂象,規範和保障網絡招聘服務活動,人社部出台的《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指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將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推行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等非現場監管,提升網絡招聘服務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針對目前網絡招聘中存在的求職者信息泄露、被收取費用等問題,《規定》明確,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完備的網絡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對用人單位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泄露、篡改、毀損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和用人單位經營狀況等信息,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應當明示其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
《規定》要求,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依法在其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序等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連結標識。這有助於求職者快速辨別招聘網站的真偽。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指出,《規定》頒布後,關鍵是要做好貫徹實施工作:一是做好《規定》的宣傳解釋,在全社會擴大政策知曉度;二是加強對各地的指導、培訓;三是加大網絡招聘服務監管力度;四是進一步培育和發展網絡招聘服務。
更多招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招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