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國際化肥的影響加上疫情以及今年俄烏事件的背景下,國內的化肥價格上漲給市場帶來了壓力。國際水稻產量下降嚴重所損失的大米預測可以養活5億人,業內人士還表示也是一個很保守的估計。
自2021年開始,國際化肥市場就由於天然氣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等因素,迎來大幅上漲。據彭博社報導,從印度到越南和菲律賓,對提高糧食產量至關重要的農作物營養素的價格,僅在2021年就上漲了兩倍或三倍。
俄烏衝突後,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制裁和俄羅斯採取的反制裁措施,讓本不平靜的國際化肥價格再掀波瀾。當地時間3月10日,俄羅斯工業部方面表示,該國決定禁止向「不友好」國家出口化肥。當地時間3月12日,烏克蘭糧食和農業政策部長羅曼·萊什琴科表示,烏克蘭政府決定暫時禁止出口所有類型的化肥。
國際化肥市場供應收緊,價格飆高下,農民使用更少的肥料或意味著更少的收成。據彭博社報導,國際水稻研究所預測,下一季水稻產量可能下降10%,相當於損失3600萬噸大米,這能夠養活5億人。國際水稻研究所高級農業經濟學家 Humnath Bhandari則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估計」,並補充說,如果烏克蘭危機繼續下去,影響可能會更加嚴重。「如果不將烏克蘭的農業製造業以及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食品和化肥製造業重新帶入世界市場,就無法真正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近日表示。
高企的化肥價格給農民帶來了不小的負擔。面對化肥價格上漲,相關部門已密集出手。繼2021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約談提醒重點化肥企業不得囤積居奇和通過低價競拍方式組織鉀肥儲備投放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提出,保障化肥等農資供應和價格穩定。
3月份,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以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另,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印發通知,部署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糧食收購價提高再加上國家發放的補貼等,將有助於緩解化肥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李國祥稱。
化肥與我們的農產品行業緊密相連,隨著糧食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化肥的價格,去年開始我國政府已經出台相應的保障化肥價格穩定以及供應的問題。
更多化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