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稱,中方將認真考慮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艦,充實海軍艦隊的問題;這是中國提高軍事實力的最新表現。中國海軍目前正在執行首次重要的海外護航任務。
海軍副參謀長肖新年(中)周二表示,中國將在國際水域對海盜予以還擊中國國防部很少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周二的發布會上,國防部官員低調回應了政府決定向亞丁灣派遣軍艦打擊海盜的意義,稱這並不代表中國國防政策發生轉變。這是中國現代史上首次執行此類任務。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將於周五啟航駛往中東地區。
不過軍方官員也明確表示,中國海軍目前有能力執行複雜的遠洋軍事行動,政府也在繼續擴大海軍的影響和實力,也許會增加一艘航空母艦。中國海軍一直在大力投資建設艦船和飛機。
還不清楚中國計劃購買還是建造航空母艦。中國之前曾買過幾艘航空母艦,但沒有一艘在海軍中服役。1985年,中國向澳大利亞購買了一艘退役航母,在中方機械師研究後報廢,但複製了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用於訓練領航員。後來,中國又向前蘇聯購買了3艘航母,其中兩艘被改裝為水上軍事主題公園,五角大樓稱購買時尚未建成的第三艘航空母艦仍在建設之中;但仍不清楚中國打算拿它作何用途。
國防部發言人黃雪平大校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有廣闊的海疆,維護國家海上主要方向的安全,維護中國的領海主權和海疆權益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這是關於中國政府海軍政策當前計劃的最直接公開聲明之一。
黃雪平表示,中國將認真考慮建設航空母艦的問題,因為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也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具體要求。
中國已經加快了對海軍等軍事力量的投入,以推動其現代化並增強軍事實力。國防方面取得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不斷增加的全球商業利益推動。貿易和進口石油、原材料推動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表示,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艦艇將遵守聯合國交戰規則,包括交戰時機的相關政策。
中國總參作戰部海軍作戰局局長馬魯平海軍大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派遣海軍護航是國際合作的一部分,是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不過他說,中國並不打算在中方人員和財產遭遇損失的情況下隨時都派出海軍護航。
馬魯平表示,此次護航任務包括保障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安全。中方將與在該地區活動的其他國家海軍和商船合作。海軍方面稱,仍在就艦艇補給港口問題進行協商;這進一步表明其在此類任務面前還是新手。
多個國家派遣了軍艦和飛機赴亞丁灣和印度洋索馬利亞海域打擊海盜並護航。但國際軍事力量戰線拉得太長,無法有效抑制日益猖獗和狡猾的海盜活動。
中國軍方並未參與馬六甲海峽的護航行動,中國的大部分進口原油都要經過這個海峽,過去當地的海盜活動十分頻繁。馬魯平表示,馬六甲海峽的海盜問題目前已經得到控制,而位於重要國際海運航線上的亞丁灣的海盜相關情況目前日趨複雜,中方船隻今年以來已經遭到七次襲擊。
黃雪平關於建造航空母艦的表態表明中國國防領域幾十年來歷經沉浮的航母建設計劃再度引發關注。
航空母艦執行軍事行動極為複雜。船體建造相對簡單,但空中和水面聯合行動、訓練空軍部隊、開發現代海軍航空所需的複雜體系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美國政府和獨立分析師稱,中國可能要到2015或2020年才能做好部署可執行軍事任務的航空母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