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誠科技主要從事8英寸晶片及相關半導體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製造和銷售,規劃總投資10億美元,目前初期完成投資20億元人民幣。
儘管上海、北京、無錫等半導體產業一片慘澹,二線城市半導體產業投資卻熱情不減。繼山東濟南持續推進華芯12英寸半導體項目之後,河南省首個半導體製造項目、投資10億美元的8英寸工廠晶誠科技在鄭州已經正式投產。
中原芯
晶誠科技主要從事8英寸晶片及相關半導體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製造和銷售,規劃總投資10億美元,目前初期完成投資20億元人民幣。
這是河南省與鄭州市2006年、2007年重大建設項目之一,也是中部地區打著中部崛起概念設立的第一座8英寸半導體工廠。河南省政府與鄭州市相關部門表示,它的竣工投產,讓河南從此有了「中原芯」,擁有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一體化生產能力。
晶誠科技的業務主要是電源管理晶片。一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表示,這一領域不用過於追求先進工藝,加上晶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純粹的代工企業相比,運營風險較小。
工商註冊資料顯示,該公司於2006年1月成立,背後投資方為「台灣富霖國際投資集團」,當時,本土半導體產業正處於瘋狂擴張的時期。而它的研發團隊,同樣沒有脫離台灣地區色彩。
產業困境
但是,這一項目一出生便似乎遭遇了生存危機。受產業低潮周期、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陷入一種恐慌情緒:以往光芒四射的全球產業前十大企業也已有多家重組。
即使大陸與台灣地區的代工企業,除台積電、中芯國際外,也多運營維艱。目前,華虹NEC與宏力之間正走向整合。
而與晶誠同處於二線城市的本土多家半導體企業,同樣流年不利。重慶渝德(台灣茂德投資)、崑山德芯8英寸工廠已停產;成都地方政府投資、中芯運營的成芯也是度日如年。此前,日本爾必達的蘇州50億美元項目、韓國海力士無錫擴產項目也已經擱淺。
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就目前來說,地方政府應該強化發展半導體設計業。
更多投資中原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投資中原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