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分析:IPv6前途仍荊棘重重

分析:IPv6前途仍荊棘重重

2007-07-16 10:15: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性不斷增強,行動網路已經成為未來3G業務的主要發展目標。而人們在不斷追求網絡移動的同時,也一直為日益緊張的IP位址空間而擔憂,IPv6正是這一問題的有力「殺手鐧」。但是從最近IPv6的發展而言,其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立即迎來迅速發展高潮,而且其前景反而越來越模糊不清。

需求帶來發展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蓬勃發展,使用網絡的人口數量及新加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數目迅速增加,目前Internet上採用的32位IPv4地址結構的可用地址已經面臨地址嚴重短缺的問題。全球寬帶接入模式的普及和寬帶上網人數的急劇增加,改變了過去人們使用撥號上網方式,用戶終端設備在線數目的大量增加加劇了IPv4地址的消耗。

  網際網路及數據通信產業的發展加快了無線通信產業的演進,使無線通信產業在技術上能更好地滿足對數據業務(主要是IP業務)快速增長的需求。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將啟動移動通信的網際網路時代。IPv6技術地址空間巨大、完全對等、QoS保障機制較強、支持終端移動性等特徵則為飛速發展的業務和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IPv6是一種基於IPv4的演進網絡概念,主要用於緩解IP位址不足等問題。IPv6主要具有以下特徵:採用擴展和分級的地址空間,用128比特地址長度取代32比特,提供幾乎無限的編址,地址空間分級提高了網絡效率;「即插即用」,自動配置地址;內置對IP安全性的支持;固定長度和簡化的IP報頭,實現硬體實施最佳化;擴展報頭,提高效率,並保證協議的後續發展;改善對業務質量、多播和移動IP的支持。

  目前,IPv6在全球已有應用,大部分屬於試驗網或用於科研教育的商用網。對於IPv6的大規模商用,業界普遍認為3G將起到舉足輕重的推動作用。因為近年來,隨著筆記本電腦、PDA以及手機等移動手持設備功能的增強以及應用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已經得到了業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移動IPv6為設備在各種無線移動接入網絡間無縫漫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從而可以極大地推動移動計算業務的大規模應用。

IPv6在3G中的應用

  在通信網絡中,傳輸層和業務層都有其相關的IP層。雖然3G的R5網絡標準對RNC,PS域,CS域沒有做出必須採用IPv6的要求,而UE的實體、信令連接、Iu接口以及IMS子系統都會選擇使用IPv6。因為目前的網絡大多採用IPv4,而且R5對傳輸層影響不大,所以傳輸層最有可能沿用已有的IPv4網絡,而業務層,尤其是多媒體相關的業務層使用IPv6網絡。因此系統中存在著不同的IP承載域之間的通信問題,這個問題既存在於同一個運營商的網絡之內,也存在於運營商之間、運營商和外部網際網路、ISP之間的互通。

  此外,從發展的觀點來看,對於運營商,通信網絡承載最終也是要向IPv6承載過渡的,這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使用IPv4承載的網絡,如PS域等,也存在著向IPv6演進的問題,最終所有的承載都歸於IPv6。IPv4、IPv6混合狀態下的互聯互通,以及當前IPv4網絡向IPv6網絡過渡的順利與否,是與運營商的利益密切相關的。所以,IPv6網絡的互聯,IPv6與IPv4的互通,以及IPv4網絡向IPv6網絡的演進方案,都是3G網絡整體解決方案中很重要的方面。

  在IPv6實施和應用的眾多方案中,綜合利用已成為現實,優勢互補將更有利於IPv6的推廣應用。比如先對系統的業務部分進行標準升級,這就不得不提到上下兼容問題。以往的基礎架構大多是支持R99標準的,而業務部分支持R4標準的R99+R4的混合系統。顯然改進後的R5標準在數據傳輸業務上更占優勢,所以標準上使用R4與R5的混合架構便呼之欲出了。

  目前,在技術角度來看,以原有的R4系統為基礎,逐步向R5系統轉移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在R4系統的HLR、SGSN、GGSN的業務層支持IPv6,解決UE地址空間問題,使UE能夠通過IPv6與其他網絡的IPv6、IPv4用戶互聯互通;(2)在R4系統中,增加IMS子系統,使R5中基於IPv6的新業務能夠在R4中應用;(3)全網逐步過渡到完整支持R5,形成一個以IPv6為基礎的移動、固網一體化業務網絡。

  當然在IPv6演進策略上,不能僅僅依靠技術研究來決定,還需要根據運營商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我們可以預見到,在今後無線網絡演進的過程中,無線網絡將在R4的基礎架構下,為用戶提供基於R5 IMS子系統的多媒體業務。隨著支持R5標準的更完善的系統出現,在核心網基於NGN平台,在Iu接口上使用IPv6協議分組化的無線網絡將會成為無線網絡發展的主流,而關於IPv6的標準和應用也將會相應的得到極大的發展。

IPv6仍面臨考驗

  IPv6技術固然有其巨大的優勢,但是IPv6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我們大量的網絡設備和應用都是基於IPv4設計的,IPv6還沒有實現大規模商用,要實現IPv6需要分步驟穩步過渡,不能急於求成。

  而且現有3G終端只能支持IPv6的網頁訪問,以及進行文字與圖片瀏覽,播放音樂等,這些還不能體現出IPv6在3G應用上的優勢,IPv6的3G系統需要更加豐富的應用內容為驅動力。

  目前,IPv6相關的標準也還需要結合應用的實際需要進一步完善,國內外各3G廠家對IPv6的支持也參差不齊。IPv6的3G系統商用普及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一方面,應用的豐富、3G數據業務用戶量的迅速增長是推動IPv6系統發展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IPv6系統還需要解決真正商用所要面對的一些具體問題,如業務類型感知,地址分配等。IPv6的3G應用不會像季節轉換那樣迅速來到,這個市場的孕育還需要漫長的努力。

  據有關專家預測,3G網絡的IPv6最可能先在手機終端上實現,但也只是業務先行的思路所致。如果3G終端率先採用了IPv6技術,而現有的網際網路沒有採用IPv6技術,就需要採用過渡解決方案,目前常用的過渡辦法有用IPv4隧道承載IPv6包的技術,還有IPv6地址與IPv4轉換技術以及雙協議棧等多種技術。例如,如果3G終端採用IPv6編址,網際網路伺服器採用IPv4的伺服器,那麼就可以採用主機到路由器的IPv4隧道承載IPv6包的技術。在3G終端上將IPv6包封裝在IPv4隧道里,然後透過IPv4的網絡,或者在GGSN上進行封裝將IPv6包通過隧道傳送到目的主機。

  由此可見,要真正的實現IPv6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沒有實現端到端的IPv6之前,IPv6的全部優勢還不能正確發揮出來。對於3G網絡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只在3G網絡的分組域實現IPv6並不能真正的解決目前IPv4網絡的問題。IPv6的前路仍是荊棘重重。

更多IPv6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IPv6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