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又到了吃楊梅的時間,近幾日中國楊梅一顆60元出口到杜拜的新聞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據了解此次出口的是浙江的仙居楊梅,也是有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今年因為天氣原因楊梅減少很多產地減產已經超過一半,因為市場的供需關係推動了市場價格,對於出口的空運和運輸過程的防護導致了其的價格高。
進入六月,又到了吃楊梅的季節。咬一口滿嘴紅紅的汁水,一顆一顆停不下來。而讓人饞到流口水的楊梅,也受到了海外朋友的青睞。據楊梅市場數據6月15日消息,6月14日,首批500公斤、價值8萬元的東魁楊梅從仙居縣大戰鄉裝車出發,將經上海浦東機場空運到阿聯杜拜。據悉,這是今年台州市首批出口國外的楊梅,當地商超售價高至每顆60元。
台州楊梅市場的數據顯示,全省132萬畝楊梅有兩大主栽品種,53%東魁楊梅,28%荸薺種楊梅。它們去年產量64萬噸,產值達47億元。今年由於氣候原因,東魁楊梅減產,很多產區的減產量超過50%。
目前上市的是荸薺種楊梅。雖然它沒有晚熟十來天的東魁楊梅個頭大,但勝在皮實好養,並沒有因為氣候減產。據了解,去年,慈谿楊梅的產量是4萬噸。今年它的價格和去年持平。本地馬路楊梅基本賣20~30元/斤,如果是快遞的精品楊梅,價格會賣到60元/斤。
東魁楊梅的產地批發價都已經超過了20元,遠超往年價格,當然價格暴漲的背後肯定還是供需關係的變化。有專家介紹,因為1~2月份持續低溫缺光,3月楊梅花期又突然遇到高溫,加上肉蔥病、裂核病的因素,今年仙居楊梅減產高達70%,本地銷售貨源極度緊張。當地果農介紹,後續本地露地東魁價格都能達到60元一斤,遠高於去年。
供需關係推高了產地價格。出口過程同樣離不開更嚴格的檢測,優中選優。據了解,出口品種都會對農殘進行實驗室檢測,外觀也會嚴格的按照每個25克的標準,大致和桌球同樣的大小進行嚴格篩選。同時,作為不耐儲存的「金疙瘩」,運輸過程中的防護同樣不可少,全程加冰、裝箱冷鮮都是基礎操作,直接空運抵達杜拜當地也是為了確保最佳風味。
今年天氣的多變雨水多,導致楊梅市場供需關係緊張並且產量也比往年減少了一半,對於出口楊梅的高價也主要是其原因。以上就是楊梅市場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楊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楊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