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藥產業2022年高質量發展 創新和研發亟待進一步發力

中藥產業2022年高質量發展 創新和研發亟待進一步發力

2022-07-20 11:48:51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藥將憑滋補調養功效受更多消費者青睞,2022年藥材價格上漲推高中成藥產品售價態勢。中藥材價格依然是決定中成藥生產成本的關鍵,國內中藥需求相對低迷,但原料價格卻連續上漲。未來相較於整體醫藥指數的收益差距逐年拉大,國內龍頭中藥企業紛紛轉向大健康、生物醫藥等相關領域,經營呈現多元化。

  中藥產業2022年高質量發展

  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中藥監管工作全方位邁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要激活中藥傳承創新發展潛能,切實推進中藥高質量發展。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極大地促進了中藥新藥創新研發。在新的發展階段,應加強中藥關鍵科學問題研究,不斷夯實中藥研發和產業化基礎。

  2021年我國批准上市中藥新藥12個,中藥新藥獲批數量首次突破兩位數。2022-2027年中國中藥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風險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共有中成藥生產企業2225家。2021年,我國中藥工業穩步增長,營業收入達到6919億元,同比增長12.4%。近年來,中藥飲片、中成藥的原料藥材控制、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大幅改進和提高,中藥飲片整體合格率由2016年的77.7%上升到2021年的98.4%,中成藥的整體合格率超過99%。

  近年來各部門通過不斷改革優化中藥監管政策、制度和措施,促進中藥產業創新,我國中藥產業規模和水平顯著提升。2021年,中藥飲片營業收入達2056億元,同比增長13.7%,利潤增長102.4%;中成藥營業收入4862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增長23.3%。

中藥產業2022年高質量發展 創新和研發亟待進一步發力

  中藥現代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中藥研發和創新迎來春天。中藥化學、中藥藥理、中藥分析等中藥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藥創新發展呈現新趨勢,在研究選題上重視轉化醫學的理念,研究過程中強調採用多學科交叉的技術方法和科學規範,呈現深入化、定量化、系統化的特點;多個中藥複方研究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闡明了多個中藥複方的藥效物質基礎,並揭示其配伍規律,完善了中醫藥學理論體系,提升了創新中藥的研發水平。

  在新藥研發方面,中藥標準化與質量控制技術顯著提升,產業化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助力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藥新藥創製取得突出成就,上市數量從2018年的2個增加到2021年的12個;投入經費對民族醫藥知識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和整理,民族藥寶庫得到進一步挖掘;中藥「走出去」能力進一步增強,中醫藥標準國際化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中藥產業規模和水平顯著提升,但行業發展還未跟上規模的腳步。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醫藥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還需進一步完善中藥監管體系,聚焦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的攻關,包括提升中藥品質、挖掘古方驗方、加強新藥研發、升級中醫藥裝備等,真正促進中醫藥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創新和研發亟待進一步發力

  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中西藥並用是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方針。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不僅將大大提升醫療衛生工作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也必將為在未來逐步形成中西醫統一的新醫學奠定基礎,開闢道路。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藥現代化和中藥創新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中藥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中藥作用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理研究、中藥標準化和控制技術研究、中藥複方新藥研究、中藥新藥的療效評價和臨床研究、中藥產業技術的現代化研究等,都是中藥現代化的主要任務和重點方向。

  同時,構建完善中藥「臨床經驗-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的產品研發創新鏈和療效評價證據鏈,重視建設中醫藥高端科技平台體系,強化高品質中藥質量保障關鍵技術,加強中藥製藥裝備創新,重視中藥新藥研發的創新方法研究,加快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

  應聚焦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技術的攻關,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著力破解制約中藥可持續發展與綜合利用、中藥品質提升及質量保障、中藥新藥的研究開發、中藥生產的智能化以及中醫藥裝備等核心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促進中醫藥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以實現讓人民群眾放心吃上中藥、吃上好中藥的目標。

  事實上,創新不僅源自新科技的帶動,更好地做到「治今病古方為我所用」,也是創新重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表示,中醫的整體觀、個體化、治未病不僅是傳統醫學的思想精華,也對現代醫學有著指導作用,兩種醫學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過去中醫受時代條件所限,想做到對慢病患者從頭到尾幾十年的觀察非常困難,群體性的資料則更加匱乏。現代醫學對疾病發病規律的研究,以及中醫近半個世紀的分科診療,讓中醫能有條件對現代的慢性病進行分期診療研究。中醫的整體觀關注到了疾病與疾病、疾病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但缺乏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發展全過程和未來態勢的了解。因此,現代中醫應該在目前醫學診斷研究同質化的基礎上,用中醫的思維對現代疾病進行重新分類、分期和分證,進而構建出現代中醫診療體系,解決古方不能治今病的困擾。

      藥材價格上漲推高中藥產品售價走勢,當下,我國產銷對接加快,2022年傳統藥材市場經營者缺乏生存空間,通常選擇囤貨待漲來贏利,反噬採購方。未來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大時代背景下,中藥源遠流長的文化優勢將不斷促進行業發展。

  以上就是中藥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中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