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發布推動個人養老金的意見落地至今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多家銀行已經啟動了個人養老金帳戶的管理制度等,並且保險和基金公司也做出相對應的措施。相關的條例還沒有出台,全國統一的養老金帳戶還處於推進狀態,各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布局並且側重點有所不同。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落地已滿三個月,金融機構紛紛掘金個人養老金市場。
據個人養老金市場了解,多家商業銀行已啟動個人養老金帳戶管理制度建設等相關工作;保險公司對養老領域保持關注;基金公司積極完善產品線,並對管理人員建立長期考核機制;券商抓緊部署業務所需的軟硬體基礎工作。
由於個人養老金帳戶是長期積累的封閉帳戶,因此從長期投資價值來看,其可匯集成一個巨大的「資金池」,進而直接或間接轉化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長期資金來源。此外,金融機構積極深度參與之餘,後續還對包括增加稅收優惠、擴大試點範圍等方面的政策有更多期待。
自《意見》發布以來,儘管個人養老金條例及實施細則尚未出台,全國統一的個人養老金帳戶準備工作還在推進中,但各個金融機構早已布局行動。其中,商業銀行渠道資源豐富,個人客戶服務點多面廣,在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帳戶開立和服務等方面占據一定優勢。
為確保個人養老金投資穩妥起步,《暫行規定》明確,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階段,擬優先納入最近4個季度末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符合現行條件的相關基金公司後獲悉,目前各家公司業務準備較為充分,並已對管理人員建立長期考核機制。
我國的個人養老金與已開發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可借鑑的成熟經驗較少,因此更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創新制度或政策。在證券投資收益免稅、理財收益免稅、個人存款利息免稅、交個稅人員只占第一支柱勞動者1/10的條件下,通過稅收優惠、稅收遞延來吸引投資者入場是非常困難和難以達到普惠效果的。
總體來看個人養老金還處於推進過程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也有所重點的開始布局。以上就是養老金市場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