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製造業包含汽車製造、動車製造、機械製造、模具製造等,是一個範圍應用很廣的行業之一。中國的製造業已經從現在的主題轉向智能化發展的主題。
7月26日,工信部召開主題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實體經濟根基」的新聞發布會。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王偉表示,十年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
截至2021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萬戶,較2012年增長了23.5%。骨幹龍頭企業持續做強做優,我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有58家製造業企業進入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0多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製造業生產模式發生了深刻變革。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製造業向智能、綠色、服務方向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化方面,通過持續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綠色製造體系,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別下降28%和16%,2021年又進一步下降5.6%。
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實力不斷增強。主要體現在: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萬戶,較2012年增長了23.5%。骨幹龍頭企業持續做強做優,我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有58家製造業企業進入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比2012年增加27家。
目前,智能製造仍處於初級階段,智能製造的發展需要層層推進、逐漸深化發展。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並隨後出台了11個配套的實施指南、行動指南和發展規劃指南,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截止2022年6月,我國69%的製造企業處於一級及以下水平,達到二級、三級的製造企業分別占比為15%以及7%,四級及以上製造企業占比達9%。多數企業仍處於智能化轉型初期,龍頭企業智能化成效顯著,帶動行業整體水平穩步提升。
綜上所述,國家標準《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將智能製造能力分為5個等級。2022年6月,計算機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以及電子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位於各行業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水平前列。計算機電子設備製造業二級及以上企業占比超47%,汽車製造業二級及以上企業占比超46%,電子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二級及以上企業占比超40%。
展望未來,在國家各種政策的推進下,製造業會往智能方向發展,預計會利用到大數據技術、軟體技術和工程技術。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