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子白板可塑性再升級 疫情影響白板產品銷量

電子白板可塑性再升級 疫情影響白板產品銷量

2023-01-05 11:26:4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白板產業發展不斷更新技術,我國白板市場份額上漲。這與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電子白板在實際教學中所顯示出的突出優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未來電子白板大規模普及的同時,對電子白板教學的研究和探討也蔚然成風,全國各地掀起了電子白板教學比賽的熱潮。

  電子白板可塑性再升級

  2022年以來,隨著5G已經開始逐漸商用,視頻技術也正從高清向超高清(4K、8K)視頻演進,將革命性地刷新用戶的螢幕視聽體驗。隨著5G+8K時代構築完善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電子白板的需求從新增需求逐漸變為更新需求,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和對品質的要求提高,也給SNW觸控技術發展提供了契機。

  交互式電子白板,比起紅外線式觸控,納米銀擁有壽命長、高性價比、高靈敏度等優點,並且支持高達40多點觸控以及4隻高精度電容主動筆,在智慧教育及商務會議領域中,能有效提供交互式電子白板一個更好的使用體驗。此外,納米銀的特性及適用性超越ITO及金屬網格,這無疑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最相匹配的解決方案。

  2015年交互電子白板銷售量89.00萬,2019年銷售量增長至114.21萬件,複合年增長率為6.4%。2023-2028後新冠疫情環境下中國電教白板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評估報告指出,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影響,此疫情或會刺激遠距教育及工作的需求,迫使學校及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及溝通模式,讓更多人能接受在交互電子白板產品支持下的更靈活工作及會面方式。預計2020交互電子白板產品的需求126.09萬件,2024年交互電子白板產品的需求195.44萬件,複合年增長率為11.6%。

電子白板可塑性再升級 疫情影響白板產品銷量

  傳統大螢幕多採用紅外觸摸的方式,紅外觸控在螢幕玻璃四周安裝一個凸起的邊框,在邊框內部一一對應地排列著紅外接收管和紅外發射管,在螢幕表面形成紅外光網,長期下來會因為外框積灰導致觸摸失靈,而且容易被光干擾,穩定性欠佳。從外觀上看,納米白板產品更加美觀。其次在易用性上,當將螢幕關閉就變成了黑板,操作更加簡單直接,也更加耐用。

  疫情影響白板產品銷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工作效率的逐步提高,電子白板成為了各大中小企業的必備。電子白板是匯集了尖端電子技術、軟體技術等多種高科技手段研發的高新技術產品,它通過應用電磁感應原理,結合計算機和投影機,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及教學,頗受現代企業的歡迎。而複印式電子白板以其卓越的可掃描列印功能在辦公領域的應用更為廣泛。

  投影機及交互電子白板市場主要包括獨立或綜合使用投影機及交互電子白板。投影機廣泛用於教育機構及商界,讓教師可投影課堂的紙質材料或演示文稿。交互電子白板(包括交互液晶一體機、一體式及一般電子白板)為一款大型交互顯示器裝置。

  整體教育及商業投影機和交互電子白板市場包括用於教育、商業及大型場地界別的投影機及交互電子白板。整體市場由2015年的約283.10萬部增長至2019年的約357.53萬部,複合年增長率約為6.0%。由於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影響,故預期2020年的市場規模有所減少。

  電子白板縱向產業鏈基本形成,國內白板產業獲得較快發展。在教育行業,2015年交互電子白板產品占總市場87.3%,2019年交互電子白板產品占總市場91.6%。在企業方面,預期商業界別將從2019年的8.4%增加至2024年的17.3%。未來,由於教育行業已接近完成升級其交互電子白板產品,預期教育行業應占交互電子白板的收益百分比將會減少。預計2024年教育行業應占交互電子白板的收益將達到82.7%。

  以上就是白板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白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