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23年人工肝市場容量不斷擴增 我國人工肝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2023年人工肝市場容量不斷擴增 我國人工肝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2023-03-16 13:48:2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工肝行業療效顯著,我國人工肝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當下,生物人工肝將患者血漿通過體外循環與生物反應器中的人肝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短時間替代肝臟工作,並促進受損肝臟再生修復,性能上更接近人體肝細胞。未來隨著醫保控費和醫院耗占比的實施,國產人工肝行業產品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23年人工肝市場容量不斷擴增

  人工肝技術利用機械、理化、生物反應裝置,有效清除肝衰竭產生、有害物質的積累,同時補充肝臟合成以及代謝所必需的蛋白質等物質,改善患者體內的電解質、酸鹼不平衡等狀況,能夠暫時輔助或代替肝臟相應的功能,直至肝細胞再生、肝功能恢復,有效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率。

  2023-2028年中國人工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血液灌流技術在人工肝治療的費用估算僅考慮灌流器產生的治療費用(不包括抗凝劑等其他費用),按照每位患者平均治療3次的頻率進行估算,DPMS、中性樹脂吸附技術、陰離子樹脂膽紅素吸附技術的治療費用分別為1.47萬、0.54萬、0,93萬元。

2023年人工肝市場容量不斷擴增 我國人工肝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肝衰竭是由病毒、藥物等因素導致的嚴重肝損傷,常規治療效果交叉,死亡率高達60%以上。在我國,目前晚期肝衰竭患者約有45萬人,且由於癌症早篩早診的理念尚未普及,因此在人口老齡化加速背景下,國內晚期肝衰竭患者數量持續攀升,人工肝行業發展潛力較大。我國肝衰竭早中期患者超過百萬人,且死亡率均較高(早期死亡率為25%左右,中期死亡率為40%),因此未來人工肝治療將逐漸向早中期肝衰竭患者普及,人工肝治療市場容量也在不斷擴增。

  人工肝是目前治療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清除患者體內的炎症介質以及毒性物質,具備肝臟部分合成和解毒的能力,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人工肝治療模式多樣,實際費用根據不同模式的選擇差別較大,儘管部分地區已經將人工肝治療納入醫保報銷的範圍之內,但是報銷比例較低,多數耗材需要自費,對於患者來說存在一定的經濟負擔。

  我國人工肝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人工肝是在臨床中針對肝衰竭的有效治療手段,且能夠改善肝細胞再生不良的晚期肝病,為肝移植提供空間。人工肝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為生物型人工肝、非生物型人工肝、混合型人工肝,在目前人工肝市場中,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適應晚期肝衰竭。

  通常來說,人工肝的治療方案需要持續3到4周,一周需要兩次治療,按照國產產品治療費用1.3萬元/次計算,則我國人工肝市場容量約為200億元左右。但由於人工肝治療作為一種新興醫療技術,在我國少數省份可以報銷,且報銷次數有限,報銷比例差異大,因此國內接受人工肝治療的患者數量較少,當前國內人工肝治療市場滲透率不到5%,未來人工肝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除卻針對肝衰竭,人工肝技術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有突出的貢獻,在2020年2月,我國衛健委和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該方案中明確提出,針對高炎症反應的危重患者,可以使用體外血液淨化技術。人工肝血液淨化技術可以有效清除炎症因子,減輕炎症反應對於機體的損傷,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資本湧入將助力人工肝技術臨床轉化,人工肝行業加快產業化步伐。現下,作為一種死亡率高的疾病,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肝衰竭患病率提升,為人工肝行業發展奠定基礎。我國人工肝市場容量較大,但由於人工肝是一種新型技術,尚未在全國普及,且醫保報銷限制較多,因此我國人工肝治療需求較少,未來隨著人工肝技術在全國普及,以及醫保報銷全面覆蓋,人工肝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更多人工肝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肝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人工肝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