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自動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逐漸從試驗階段走向量產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政策的支持,未來幾年將迎來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拐點。本文將深入探討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進程、中階智駕功能的推廣以及智能駕駛技術的成本優化路徑。
近期數據顯示,國內多家廠商已開始推進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特斯拉在2024年底發布的FSDV13.2版本中實現了「從停車位到停車位」的端到端駕駛模式,標誌著智能駕駛技術邁向新台階。目前,包括鴻蒙智行、小鵬、理想在內的多家企業均已實現端到端大模型的車載更新。
據行業預測,工信部有望在2025年發布L3級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認證標準。江淮與某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的S800車型已開始申請相關認證,通過後將為用戶提供L3級智駕功能。預計到2025年,多家廠商將實現L3級別智能駕駛技術的量產落地。
中階智駕功能正逐步成為10萬元級車型的標準配置。以比亞迪為例,其宣布將在2025年全系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實現代客泊車、遙控出車和自動泊車等功能的標配化。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滲透率分別為7.2%和1.5%,預計2025年將迎來顯著提升。
隨著技術成熟度的提高和成本優化,中階智駕功能將加速普及。這不僅提升了用戶的駕駛體驗,也推動了智能駕駛技術在更廣泛市場中的應用。
智能駕駛技術的成本優化是實現普及的關鍵因素。藉助先進的模型算法,車端算力需求有望顯著下降,從而降低智駕晶片的部署成本。同時,這一技術進步也為雲端大模型的訓練成本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通過技術創新,智能駕駛功能的普及門檻正在不斷降低。這不僅有利於中階智駕技術的推廣,也為未來更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L3級自動駕駛技術將在2025年迎來重要突破,成為國內乘用車市場的重要配置。與此同時,中階智駕功能的普及和成本優化將推動智能駕駛技術向更廣泛的用戶群體開放。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的雙重驅動,未來幾年將迎來智能駕駛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更多自動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自動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