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機構對上市銀行的調研熱情持續高漲,尤其是對信貸投放情況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2025年2月,共有11家A股上市銀行接受了212家機構的調研,這些銀行均為城商行或農商行。信貸投放作為銀行業務的核心,其進展情況和未來規劃成為機構調研的主要關注點。本文將從信貸投放進展、全年信貸規劃、淨息差走勢等方面,對當前上市銀行的信貸業務發展進行深入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信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正值銀行業「開門紅」時期,信貸投放進展及全年規劃成為機構調研的焦點。數據顯示,杭州銀行、齊魯銀行、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成為機構調研的「人氣王」,在被調研總次數和調研機構家數方面位居前三。這些銀行在信貸投放方面均取得了良好開局。例如,寧波銀行截至1月末,信貸投放好於去年同期,存貸兩旺,存貸餘額較年初增量均創同期新高。杭州銀行也表示,2025年「開門紅」信貸投放情況良好,對公信貸延續良好趨勢,小微貸款和零售按揭貸款投放均表現突出。蘇州銀行管理層也表示,2025年旺季信貸投放情況良好,實現「開門紅」較好開局。
從被調研銀行披露的全年信貸投放規劃來看,對公信貸資源加快向金融「五篇大文章」傾斜,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依舊是各家銀行信貸業務的重中之重。杭州銀行表示,2025年對公信貸將繼續聚焦主流市場、主流客戶、主流資產,加快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位造業、科技文創企業、綠色金融等板塊的資源投放。紫金銀行則表示,信貸投向以實體製造、民營小微、科創普惠為重點,加大涉農及小微企業等重點客群的信貸投放力度。在政策推動消費復甦的背景下,個人消費貸也成為上市銀行零售貸款業務的著力點。例如,杭州銀行今年在零售信貸領域狠抓消費貸新客,擴大客群基數,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
不同銀行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市場定位,在信貸投放方面各有側重。例如,紫金銀行重點投向實體製造、民營小微、科創普惠等領域,加大涉農及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而杭州銀行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板塊,通過優化信貸結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這種差異化的信貸投放策略,不僅有助於銀行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也提升了銀行自身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儘管信貸投放實現良好開局,但上市銀行仍面臨一定的挑戰。淨息差作為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受到市場關注。廈門銀行表示,考慮到前期存款掛牌利率調降效果以及負債端業務結構優化的持續成效,預計2025年淨息差雖承壓,但降幅將有所收窄,整體可控。存量貸款方面,由於前期LPR利率調整將在2025年重新定價體現,存量貸款平均利率仍有下降趨勢;增量貸款方面,由於需求偏弱和同業競爭激烈,新發放貸款利率持續走低,資產端收益率呈下行趨勢。蘇農銀行和上海銀行則通過優化存款利率定價、調整存款期限結構等方式,積極應對淨息差壓力,推動降低存款付息率。
展望2025年,上市銀行的信貸業務將繼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展開,通過優化信貸結構、提升服務效率,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一方面,銀行將加快信貸資源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傾斜,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銀行將通過優化負債端成本、加強風險管理等方式,提升信貸業務的可持續性。信貸行業分析指出,在政策推動消費復甦的背景下,個人消費貸也將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增長點,進一步推動信貸業務多元化發展。
2025年,上市銀行的信貸業務在實現「開門紅」的基礎上,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機構對信貸投放的關注度持續高漲,反映出市場對銀行信貸業務的重視。銀行通過優化信貸結構、聚焦重點板塊、加強風險管理等措施,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也積極應對淨息差壓力,確保信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展望未來,信貸業務將繼續在支持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更多信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信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